8、第 8 章(2 / 3)

替嫁纨绔 一灯人 6620 字 2天前

乐善和她熟稔了,偶尔也会取笑一二,说:“不见才是最好,我听红夫说,江公子是个很好的人,我相信杨小姐之后一定能够获得幸福。房陵到底偏僻,不是你该长留之地。”

“薛小姐,你爱过吗?”

一时风过,窗外竹影簌簌,杨娥极其突兀地问道。

乐善一怔,慢慢摇头,说她没有。

婚事在即,大约是有些焦灼不安的缘故,杨娥心事重重,说:“我也没有,你别听了红夫乱说,实际我从没见过那位江公子,所知全从旁处得来,对他只有想象,遑论爱慕。然而世上女子盲婚哑嫁,不外乎此,我又怎能特殊?”

乐善小心问:“杨小姐不愿意嫁?”

“我当然愿意了,我从小父母双亡,杨家容不下我,幸有外祖母怜惜,接来抚养长大,但在舅家多年仍自觉有寄人篱下之感。我想要一个家,或许惟有嫁人才能实现。”

乐善看着她,欲言又止。

杨娥哪有不懂的,她自己也不是没想过:“可笑此后幸福与否,全要倚仗一个陌生男人…对此我常感疑惑,难道他会比杨家的人,会比我那几个舅舅还要待我更好吗?”

答案是未必见得吧,她心想。

红夫这时端药走进来。

她向来没心眼,随口就说:“小姐一准是昨夜梦魇,害人也魔怔了,喜事在前,干嘛好端端的说起这个来。”

“就是,杨小姐何必自扰。”乐善从红夫手中接过药碗,端给杨娥,“我虽没有过未婚夫,但我想婚姻也需要努力经营,哪怕此前两人未曾谋面,只要他人品贵重,我何妨使些手段,不怕他不对我服帖。何况杨小姐蕙质兰心,天底下再没有比你更好的人了,那江公子既有状元之才,又怎么会识人不清?”

她又是开解,又是恭维,杨娥反倒不好意思起来,接过药碗,一边喝,一边笑:“怪我庸人自扰,你说得对,婚姻重在夫妻经营,江公子是好人,我不该胡乱猜疑他。”

“尽说我了,反倒是你。”杨娥把药碗搁在一旁,自然而然伸手握住乐善的手,笑叹怨尤,“真可惜与你相见恨晚,也没能帮上你什么。明年一别,望你万务珍重身体,我第一眼见你时就知道你绝不会长困房陵,相信日后一定会有转机。”

“借小姐吉言。”乐善揖手。

重新回到孽村。

茅草屋内早已人去楼空,幸而杏林家的刘小姐时时帮忙清扫,窗明几净,一丝灰尘也无。乐善推开门,听见檐下铃铛泠泠作响,一时哽咽又上喉间,疑心是宛儿在迎接她回家。

之后只剩自己一人了,然而茅草屋中一隅一角都有宛儿留下的痕迹,就仿佛她从没离开过一样。想到此,乐善很快重整心情,每日照例先进山采药,再卖到县上药铺,以赚取微薄的钱资过活。

一冬一春,时光荏苒。

这日,乐善因先去了趟水晶观替杨娥挑绸缎,回去得晚了些,刚进村寨刘小姐就从屋里探出头,冲她努嘴,低声说:“乐善,你有客人来。”

房陵流放之地,竟会有客人自远方来,多么稀奇。

乐善也纳闷,回到茅草屋,果然看见有人正站在门前张望。听见动静,他回过头,认了半天才敢叫她:“薛师妹,真是你。”

来人瘦削身材,窄脸长鼻,只有一双眼炯炯有神,洞察明智——是她父亲的四弟子周羣,她称呼为周师兄,年纪长她八九岁,她曾经在画斋取笑过他不解风情,他并不以为意,是以乐善对他记忆犹深。后来,周师兄中了进士,外派为官,他们就再未见过了。

难怪他一时不敢相认,就是乐善,眼里也有一瞬间的迷惘。

乐善请他入内一谈。周羣自述他在南平做芝麻小官,那地方山长路远,听闻薛家出事已在一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