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45 / 51)

诡仙 天在水 145598 字 8天前

听她谈论到自己的母亲,谢清徵微微一怔,问道:“长老,你知道我母亲是怎么死的吗?”

丹姝摇头,叹息道:“不清楚,那时候我只知道,你的母亲是天枢宗的大师姐,是天枢宗下一代掌门人;

你母亲出事时,我还在蛮荒,和十方域的人斗得你死我活,回来后,便听闻天枢宗宗主传信各大玄门正宗,已将谢浮筠逐出门墙,号令正道共诛之。

忘情掌门与你母亲是故交,想来不愿与你母亲起冲突,也不让门人多谈此事,下令毁了门派中所有与你母亲有关的记录。璇玑门新一代弟子里面,几乎无人知晓此事。”

谢清徵道:“天枢宗的宗主,是我母亲的师妹吗?”

丹姝道:“那时候是孤鸿影前辈,你母亲的师尊。现任宗主谢幽客,才是你母亲的师妹,你还没见过谢宗主吧?”

谢清徵摇头道:“没有。”

只是有过谢宗主的一封来信,说是让她安心留在璇玑门。

丹姝道:“你母亲虽已被逐出了宗门,但谢宗主与你母亲自小一块长大,情分非比寻常,按理应该接你回去才对……”见谢清徵流露出茫然之色,她又话锋一转,道,“可能,她身为玄门至尊,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时候。”

话语中,有一丝安慰之意。

谢清徵道:“她要是把我接走了,那我可没机缘拜莫长老为师了。”

纵然天枢宗是仙门第一宗,纵然谢宗主是玄门仙首,她也觉得,能留在璇玑门,拜莫绛雪为师,才是她此生之幸。

丹姝又呵呵一笑,问道:“你学过‘承负’吗?”

谢清徵点头道:“在未名峰时学了——前人行善,后人得福;前人行恶,后人受祸。”

道教不像佛教那般,讲究个人的因果循环;而是讲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承负观。

丹姝意味深长,教导道:“浮筠在温家村行善举,使你得到村民鬼魂的庇佑;但她在仙门做的一些事,令你入仙门,必为她所累。无论她是善是恶,都已经是作古之人。徵儿啊,但记得,平常心看待,做好自己便是了。”

说完,她摘了几朵花,送给谢清徵,又轻轻拍了拍谢清徵的肩膀,转身回了山顶。

谢清徵施了一礼,目送丹姝长老离开,若有所思,接着瞧了一眼天色,然后御剑回了缥缈峰。

在外飘飘荡荡,无所事事,回到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的缥缈峰,倒油然而生一种回家的感觉。

落地前,她瞧见莫绛雪的那间竹窗还透着灯光,落地后,定睛一看,已是一片漆黑,仿佛刚才那些光亮,是她的错觉。

谢清徵把丹姝长老送给自己的几株芍药,用瓷瓶装了,摆在莫绛雪的竹窗前。

翌日,师徒二人御剑去了温家村。

落地后,谢清徵站在村口,安静地眺望残破的村庄,泪水渐渐模糊了视线。

她很想念村里的“人”。

小时候,村里的“人”会带她去河里捉鱼,去东山摘野果、挖竹笋,溪边有荒废的菜地,她们还教她如何种菜。

后来她一个人搬到西山,每次下山同姑姑她们相聚,待不到半个时辰,姑姑便会赶她回山上去。

一开始她还以为她们嫌弃她无母无父是个累赘,好不伤心,可后来时常收到她们缝补的衣裳、采摘的野果,便知是自己多心了……

她们只是明白了,阴阳有别,她肉体凡胎,在鬼群中待久了,鬼气便会侵蚀她的身体……

谢清徵也是入玄门修行后,才明白:凡人之躯,若遭鬼气侵蚀,先是目不能视,接着耳不能听,口不能言……最后感全失,四肢僵硬,彻底沦为一具行尸走肉。

哭了许久,眼睛酸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