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腮红,罗心蓓一边对着镜子晕染着腮红,一边回答艾莎在一旁没完没了的问题。
比如,这是什么。
比如,那是什么。
又比如,突然撅着小嘴凑过来想要亲她。
就像小时候自己和妈妈玩过的游戏一样,罗心蓓涂上唇膏之前,她在口红里翻出了一根口红。
口红在艾莎的额头上点了一个小红点,艾莎捧着自己的小脸蛋对着镜子看。
然后罗心蓓赶紧重新专心地用卷发棒卷着头发。
下午三点半,公寓大厦今日管家弗兰克收回了看向时钟的视线。
他站在接待的前台后,看着一道青春靓丽的身影经过了他的面前。
她有着一头引人注目的黑色长发,身穿一件浅色玫瑰印花的雪纺紧身上衣和一条深色紧身牛仔微喇长裤。
高跟鞋踩踏着大厅内的地砖发出清脆的声响,她把牛仔蓝色的刺绣马鞍包手袋挂在肩头,径直向着门口方向走去。
她是住在顶层的布莱迪先生的女友,弗兰克认识她。
“下午好,布莱迪夫人。”
因为在瞧着这个年轻女人离开大厦,所以弗兰克慢了半拍,最后他只能对着罗心蓓那个被逐渐在她身后闭合的玻璃门打了一个招呼。
走出大厦,罗心蓓仰头望了一眼天空。
今天的天空蓝得出奇,白云与蓝天被凉爽的风吹动着,像开了倍速一样经过头顶。
她很快就看不见那些大团的白云了,因为它们飘去了被大厦占据的天空之后。
视线收回,罗心蓓转头看向了一旁的街道。
几个路人站在路两旁,他们正对着大厦拍照。
没有大卫,也没有吉姆卡着时间带她离开或者等待。
这种独自一人出门的感觉,ysl高跟凉鞋沿着马路走了两步,就变成了雀跃的步伐。
出租车准时抵达58街,在路边停下。
罗心蓓拎着dior马鞍包,她踩着高跟鞋连走两步跑到了车边。
出租车后排车座的车门关紧,车前往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方向。
转校生们的迎新会的地点定在了巴特勒图书馆的会议室。罗心蓓抵达图书馆时,会议室中已经坐了很多人。
什么肤色的人都有,什么国家的人都有。
扫视了一圈转校生们,罗心蓓只发现了四个亚裔学生。
其中两个是韩国人,另外一个是新加坡人与中国人。
那个中国人是个男的。
罗心蓓没打算和男的说话,她找了一个两边暂时都没人的位置坐下了。
经济学专业今年有31名转校生。
31个人与那些前来带领迎新的学生们一起坐下,然后迎新会。
无非就是那些老样子。
互相介绍,挨得近的在坐下时就得假装对对方的一切很感兴趣似的尬聊几句。
比如,罗心蓓对着身边的女孩说:“我来自中国。”
于是那个来自马塞诸塞州名叫爱丽森汤普森的女孩立刻扬起两道镰刀般的眉毛:“哦!你来自中国!”
就这样。
有时候罗心蓓不得不佩服美国人惊人的社交能力,只需要15分钟,他们就已经把自我介绍变成了好像为好朋友举办生日宴会一样。
没有一句话能掉在地上。
哪怕有人听不懂有些人强装社牛时故意用那颤抖尴尬的语气讲出的小笑话,但仍然有人哇哇地鼓掌,然后再开一个新的小玩笑。
话题绕来绕去,这些认识还不足20分钟的学生们就好像已经认识了八百年一样亲切。
迎新会持续了两个小时,罗心蓓的手简直要鼓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