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距离“人造太阳”还有多远?——羲和仿星器告诉你答案》
《新华社》:《东夏核聚变领域研究的里程碑:羲和仿星器刷新全球磁约束记录!》
《全球观察》(国际版):《东夏仿星器迎来新的突破对世界的意义》
……
多个领域的报导引发了国内外的讨论狂潮。
等羲和项目组的总工程师带领各工程师将实验数据汇总,并撰写成相关论文,将之投稿到《东夏科学》期刊的编辑部。
这篇有三四十人署名的论文很快被《东夏科学》的编辑部审核通过。
他们所有人都清楚,这么重大的科研突破的技术论文,羲和项目组却并没有选择发表在《Nature》或《Science》上,当然不是因为他们过不去审核,这个成果背后的份量足够这两个期刊的编辑部认真对待。
这种情况下还能选择《华夏科学》,只能说是他们项目组的想法,亦或者是高层的想法。
既然如此,他们也不能辜负羲和项目组的选择,这篇论文以最快的时间登刊,并成为该期的封面。
这篇数据详实、逻辑缜密、过程严谨的论文彻底引爆了国内外学术界。
登刊当天,常年要靠专业学者订购的刊物不仅被一扫而空,《东夏科学》的官网访问量更是突破了历史记录,迎来很多个国外ip的浏览,服务器一度拥堵,还是官方猜到会有这种情况提前扩容,才避免瘫痪。
不仅如此,该论文的下载量更是在24个小时内突破10万次,直接刷新记录……
这些无不证明这篇论文和这个成果的火爆程度。
除了学术界之外,因为上了热搜,还引起了很多普通民众的关注。
作为普通网友,他们不一定了解这个记录的意义,也不一定能看懂介绍中写到的各种各样的专业名词,但他们有一套非常朴素的价值观。
这么多官媒发文,明明白白写着“世界纪录”,还有这么多专家出来点赞,就说明这件事情是真的,是重要的,而且是值得大家骄傲的!
于是热搜词条下面的评论一大半都是:
【我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看不懂什么意思,但看懂了“世界纪录”!东夏牛逼!科研人员辛苦了!】
【东夏越来越强了!这才是真正值得上热搜的事情!】
【(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五星红旗)科学家牛逼!东夏牛逼!东夏万岁!】
虽然不乏有唱反调和泼冷水的,但是都挡不住大家的开心,和对这件事情的关注。
新闻联播更是用了一个专题的时间,专门介绍这件事情,进行了一个非常全面的报道。
东夏的新闻沸沸扬扬,太平洋另一端的漂亮国却异常沉默。
华盛顿时间早上七点,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
“啪——”
总统将一份报纸狠狠摔到桌上,看着站在他面前的人,毫不留情地骂道:
“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一觉醒来,太平洋对面就变天了,东夏人取得了新的世界记录!”
“我想知道我们这边的进展呢?你们谁能告诉我?花了我几十亿的核聚变项目,进展在哪?在哪里?!”
“……”
他面前站着的是漂亮国能源部部长,这时不敢出声。
总统越想越气,手用力拍桌面,盯着能源部部长怒吼:“能源部的部长,你说话啊!这么多拨款下去,你那些人都是吃干饭的吗?成果呢?我要看到成果!”
“哪次你们递上来的预算申请我没批?申请的时候说得好好的,嘴里喊着要跑赢世界,结果呢?东夏起步比我们晚,用的甚至是仿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