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样会不会不太好啊?”

“我都不怕,你怕个球?”

说着,谭小絮看见另外八个人也都上了马,问道:

“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那好,出发!”

谭小絮把围巾拉起来,围住整张脸,而后夹紧马腹,抖了抖缰绳:

“驾!”

九匹马,驮着老职工和一些简单的器械、干粮和水,还有几把步枪,开始朝雪原进发。

高毅松大胆的搂住谭小絮的腰:

“我怕摔下来。”

“那你抱紧了。”

高毅松就坦然抱紧了她:嗯,这样果然安全多了。

九匹马奔驰在雪原上,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穿过了一片又一片树林,来到一片开阔的场地,领头的向导举手大喊:

“停!”

九匹马纷纷停下来,凑到一起。

向导指着前面一大块空地说:

“到了,就是这,这一片地,北面临河,沿河有一排树,那些树可以作为防风林,这一块地势还算平坦,几乎没什么洼地。”

谭小絮催马上前:

“水泡子多吗?”

“不多。”

“好,咱们下来看看。”

高毅松率先下了马,然后谭小絮也下来。

留下一个人看马,其他人拿铁锹的拿铁锹,拿枪的拿枪,还有拿指南针和地图的。

来的这些都是有经验的老职工,对踏荒的流程再熟悉不过。

有人拿了铁锹,铲开地面上的积雪。

雪下压着枯黄的野草。

又有人拿了镐头,刨开冰封的地面,凿出里面的土块,把土块敲碎了,拿在手里细看。

“是标准的团粒结构。”

团粒结构是东北黑土地的土壤结构,这种结构的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都非常好,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微生物活动,所以团粒结构的土壤十分肥沃。

而且这边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的平原,非常适合搞农业机械化。

所以,说北大荒是天选粮仓毫不为过。

谭小絮道:“所以,这里适合开垦?”

“我觉得没问题。”

“我们到河面上去看看。”

向导又带他们寻找河流。

河流还算比较好找,沿河有一排小树。

他们就在树的北面停下,刨开地面上的积雪,找到了河面。

根据露出来的冰面猜测,这条河宽阔平缓,即使是雨季,水势也不会很凶猛。

有人在地图上寻找这条河流的坐标,确实找到一条细细的痕迹,蜿蜒向东。

有人猜测它属于黑龙江的三级支流,黑龙江支流的支流的支流,大概类似于黑龙江的重孙子级别,水势不大,但足够灌溉。

谭小絮觉得这块地方很不错,又抬头看了看:

“咱们从这里开始,往四周走走看,观察一下地势,大家小心,分成四组,带上武器和信号弹,一会儿在这会和。”

谭小絮说完,大家又都上了马,两人一组,有的三人一组,开始往周围巡视。

谭小絮和高毅松一组。

回到马背上,高毅松问:

“这里离最近的连队有多远?”

“大概三十多里吧。”

“那么远?”

“三十多里,在我们这不算远了,当年我爸他们带人来开荒,到过最远的地方,方圆上百里没有人烟,而且他们那时候,连拖拉机都没有,全都是用人拉犁翻地,有些地,是他们一锄头一锄头刨出来的,哪像现在,有拖拉机犁地,比起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