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天
喜从天降!
哈城农业大学校长和著名农业专家都来了!
他们十一连队, 还真是块风水宝地啊!
正好身后高毅松也端着牙杯出来刷牙。
谭小絮转身大喊:
“铁皮松,你听到没,齐校长和钟老师他们都要留在我们连队,我们的冬季蔬菜研究中心,终于有人啦!”
高毅松举起手里的牙杯,像举着酒杯一样遥遥碰了一下表示庆祝。
洗漱完,谭小絮准备到隔壁高毅松家蹭饭。
出了院门,钟宝泉出来了:
“谭场长”
“钟老师,”谭小絮满脸灿笑,“钟老师,您叫我小谭就行了,不用叫什么谭场长。”
“以后我留在农场,你就是我顶头上司了。我还是叫你一声谭场长,不能再叫你小谭了。”
这么一说,谭小絮还怪不好意思,居然成了著名农学专家的领导了?
“钟老师,您永远是我老师。”
“谭场长,我有个不情之请”
“钟老师您别这么客气,有什么要求尽管吩咐,能做到的我一定去做!”
“咱们农场还招人吗?”
“招,如果钟老师有合适的人选,可以跟我推荐。”
“是这样,我推荐的不是什么专家学者,是我两个姐姐,她们都没什么文化,也不认识字,不知道农场收不收。”
谭小絮从来没听钟老师提起他的家人,虽然他知道他老家有姐姐。
钟宝泉继续道:
“我以前跟你说过了,我年轻时家里穷,我之所以能一直读书到上大学,全靠我两个姐姐省吃俭用资助我,后来我留在大学,结了婚,一直没有机会报答她们,你知道,齐雁是城里的,我姐姐是乡下的,她们平时相处不来,生活习惯完全不一样,所以……”
“钟老师,您不用说了,我懂了。”
360:救命啊,好想笑
无非就是齐雁是城里的大小姐,爱干净,又讲究,不喜欢乡下没有文化的大姑姐。
而乡下的大姑姐,可能也并不多喜欢这个高高在上的弟媳妇。
反正两边几乎没什么来往。
所以钟宝泉即使想报答乡下的姐姐,也无从下手。
现在正好借这个机会,把两个姐姐都调到农场来,让他们都当上国家工人,拿工人的工资。
也不枉当年两个姐姐省吃俭用资助他上学。
五十年代,乡下普通老百姓饭都吃不饱,培养一个大学生多不容易啊?
“钟老师,您两个姐姐家里一共几口人?”
“两家一共十一口。”
“行,十一口是吧,没问题,您写信给她们,让她们开介绍信到时候我这边全部接收。”
钟宝泉顿时露出孩子般天真灿烂的笑容,不敢置信道:
“真的吗?”
谭小絮也笑了:
“这有什么,正好我们连队现在缺人,如果您姐姐他们能过来在这安家,正好能壮大我们的队伍,我们连队才会越来越兴盛。”
而且,顺便卖钟宝泉一个顺水人情,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谢谢你谭场长,谢谢!”
这一刻,钟宝泉对谭小絮充满感激。
困扰自己多年的一块心病,在谭小絮这里,竟然几句话就解决了。
自己白当大学教授那么多年,还不如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能解决问题。
谭小絮答应了钟宝泉要调他两个姐姐,转念一想,也不知道齐雁知不知道这事?
万一齐雁事先不知道,自己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把人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