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几位专家教授见谭小絮态度转变的这么快,一个个在心里感慨:
这个谭场长看起来年纪轻轻,心思却很灵活。
“见风使舵”的功夫这么老道,很有大将之风。
难怪能做成别人做不到的事。
几个人笑着,进了蔬菜大棚。
一进去,温暖湿润的风吹在脸上,像是换了个季节。
“哇!”
小孩子最诚实,立马发出一声惊呼。
小孩子惊呼之后,大人们也才陆陆续续发出了惊叹:
“哇”
“我的天呐”
大棚里面,确实和外面不是同一个世界。
谭小絮开始讲解:
“我们蔬菜大棚里有保温措施,里面的温度比外面高,尤其是白天晴天的时候,由于太阳照射,会进一步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所以目前大棚里的温度,应该至少比外面高二十多度。”
几人都惊呆了。
包括那位齐校长。
气温居然能保持比外面高二十多度?
一个个全都没见过世面的到处张望,看看棚顶,看看左右两侧的砖墙,再看看那放眼望去一片浓绿的蔬菜。
他们大学里也有类似的保温棚,但是规模远不如这个大。
眼前这个大棚建造的更宽、更长,也更高。
目测中间拱顶最高的地方,至少有两米半,比如今许多人家的住房还要高。
再想想他们学校里那几个大棚,中间最高的地方,才勉强能站直身体。
简直没法比!
没法比啊!
358:谭场长是真有魄力!
钟宝泉也被眼前看到的景象惊到了,但他吃惊的不是大棚,而是蔬菜的长势,他弯腰仔细观察地上绿油油的菠菜:
“这个菠菜长的这么好,一点也不比春秋时节的菠菜差。”
那位孟教授问:
“谭场长,你是怎么做到保温效果这么好的?”
谭小絮一笑:
“我们当然有我们的诀窍。”
这是不愿意往外透露了。
也是,能让他们进来看一眼,已经很大方了,再打听保温方法,这就过分了,人家肯定不能把自己的独门秘方全说出来。
但教授们到处观察,也能凭自己的眼力观察出一些窍门。
比如,大棚的墙体非常厚。
大概能有多厚?
目测至少半米。
半米厚的墙体,保温效果当然不一般当然,造价也不一般。
还有,大棚里的地面明显比外面高一点,显然是故意抬高,估计是为了隔绝冻土,地面做了一些措施。
不然,外面天寒地冻,土地冻的跟冰块一样,大棚里面也会跟着冻成一片,农作物早就被冻死了,不可能长的这么好。
孟教授蹲下,脱了手套抓了一把土。
果然,泥土柔软湿润,居然比他的手还要暖和一些。
孟教授再次震惊。
到底是什么独门秘方,能让土壤保持这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状态?
孟教授很想知道!
很想、很想!
但是,已经被拒绝一次,孟教授咬住牙,没让自己问出口。
他只知道,这个大棚,造价绝对不低。
一定很高、很高!
光是这砌墙的砖,就已经让人望而却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