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苟头一听这话,看了看瓶子里的药水刚好打完,直接扯掉手背上的针头:

“说谁母老虎呢,说谁母老虎呢!”

“你他-娘的才是母老虎!”

一屋子四连队的人群起攻之,把传递小道消息的人吓的病当场好了一半,直接溜了。

第二天,师部派来的专家小组进驻一连队仓库,开始抽检那三十六万斤小麦。

经过专业化学检测,所有小麦菌群超标,已不适合食用。

现在,要开会讨论,这三十六万斤小麦如何处理。

谭小絮和专家们齐聚一连队,胜利农场的常副场长也来了。

一屋子人商量该怎么办,大家的意思很一致,尽量再利用,不能浪费。

好多人记忆里还有挨饿的恐怖阴影,不愿浪费一粒粮食,更何况这是整整三十六万斤。

“做饲料行吗?”常副场长问。

专家也不敢打包票:

“做饲料的话,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检查,而且需要特殊处理,要专门研究,这样一来的话,成本增加,而且还存在一定风险。”

大家面面相觑,没人敢担这个责任。

大家又都把目光望向谭小絮,看她这个场长怎么决定。

谭小絮面无表情,淡淡开口:

“不做饲料。”

“那,到底怎么处理?”

总不至于全部销毁了吧?

三十六万斤呢!

谭小絮深思熟虑的问:

“酿酒行吗?”

屋里的人眼睛都亮了亮,其实已经有人想到了这一点,但是没敢问出来。

这时候听到谭小絮自己说出来,立马有人附和:

“对,我也想到酿酒了,当饲料有风险的话,酿酒应该是可以的吧?”

谭小絮道:

“还是要看专家的建议,几位师傅,你们怎么看?”

专家还是没有给出确切的答复:

“这个还是要进一步检测,然后还要和酿酒师傅进行讨论。”

于是,接下来的工作,就变成了能不能利用这批小麦来酿酒。

当然,大家也都做好心理准备,这些小麦酿出来的酒质量肯定不咋地,但总归是有了具体办法。

再说,劣质酒也有劣质酒的用处。

又经历了几天的抽检和讨论,这批小麦的处理办法终于出来了,其中一座粮囤的六万斤小麦菌群严重,只能弃用。

另外三十万斤可以用来酿酒。

小麦的处理办法终于出来了,但作为场长的谭小絮,还是要为这件事上交一份检讨书。

谭小絮一想到自己还要写检讨,立马又想到罪魁祸首陈康。

她问常副场长:

“陈康这次在哪嘎达待着?”

“在三分场一个工业连队。”

“麻烦常副场长给陈康带个话,就说我们二分场场部公共厕所缺个挑大粪的,让他来挑大粪。”

“???”

“他要是不来,我继续举报。”

“……”

315:不能同意这桩婚事

发霉小麦的事情终于暂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酿酒。

一连队有个酒厂,规模不大,只有三间土坯房和一个酒窖,酿出来的酒,只供二分场内部销售。

现在一下子要消化三十万斤小麦,原来的小酒厂根本吃不消,有必要扩大酒厂规模。

谭小絮经过开会商量后,决定扩大酒厂,紧急从各连队抽调人手,集中到一连队建设酒厂、挖酒窖、砌锅炉。

这边的事情缓慢推进。

谭小絮也终于得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