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行,别瞎担心,好好睡吧?”

“嗯。”

第二天,高毅松开车送谭小絮去场部上班。

顺便把外出参加演讲的钟宝泉夫妻俩送到总场。

把人送到后,高毅松在县城邮电局,给家里拍了份电报,让爸爸把他要的东西送过来。

这边,谭小絮苦思冥想,终于靠她聪明的小脑袋,想到要给高毅松送什么礼物了。

不过这个礼物有点“大”,不太好弄。

她先找了孙白元。

孙白元蹲劳改前,是首都钢铁研究所的组长,在钢铁研究领域是大拿。

谭小絮跟孙白元说了自己的设想,孙白元听后,有些不敢置信的望着谭小絮:

“谭场长,咱真要做这个吗?”

“做!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我帮你联系本省的钢铁厂,你务必把这个东西按我的要求做好。”

谭小絮还细心的画了图纸,让孙白元一定照着图纸的尺寸来做。

孙白元蹙眉,他们谭场长,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不知下一出是哪出。

但既然场长有令,他也只能照办。

谭小絮给孙白元交代了任务后,就开始着手联系钢铁厂那边。

七十年代初,黑省主要有三家钢铁厂,分别在齐城、伊城和哈城。

距离他们比较近的,是伊城钢铁厂。

谭小絮开始电话联系伊城钢铁厂。

一来二去,还真让她联系到了。

伊城钢铁厂也是个大厂,合作的都是拖拉机厂、汽车厂、军工厂这些大型国营企业,根本没把一个小小的农场分场放在眼里。

不过,听说主动联系他们的,是那个最近风头正盛的谭小絮,情况立马变得不一样了。

钢铁厂领导对谭小絮很客气。

谭小絮不失时机的带着孙白元杀到钢铁厂,说是要跟钢铁厂展开合作,研究一种新型的不锈钢材料。

这个想法,正中钢铁厂下怀,好巧钢铁厂最近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他们见孙白元在钢材方面造诣颇深,立马同意了。

于是孙白元顺利留在了伊城钢铁厂。

不过,孙白元到钢铁厂,还带了另外的任务,研究钢结构蔬菜大棚架子。

现在他们用的架子是木头的,如果蔬菜大棚进行的顺利,可以持续发展下去,未来肯定要把木头结构换成钢结构,让孙白元顺便过去研究合适的钢材料。

孙白元被留在伊城钢铁厂后,谭小絮又在二分场选了两个年轻人,派到孙白元身边学习深造,进一步为他们机械厂培养人才。

这边刚把孙白元三个人派出去,这一天上午,办公室里突然来了一个人。

一个身穿军装、戴了领章帽徽的军人。

他进来后,先给谭小絮行了个军礼:

“你好,是谭小絮同志吗?”

谭小絮赶紧站起来:

“同志你好,我是谭小絮,请问你是”

“我是军区的,徐政委让我过来送点东西,麻烦你转交给高毅松同志。”

“哦!”

谭小絮明白了,是高毅松爸爸让人送东西过来了。

谭小絮这才注意到,这位同志手里拎着两个硕大的行李袋,谭小絮上前去接袋子,那人很贴心的把袋子放到桌上:

“东西比较沉。”

谭小絮试着拎了一把,确实很沉,鼓鼓囊囊的,里面装的啥?

这人把东西送到后,又掏出一封信,让她转交给高毅松。

然后,丝毫不担心谭小絮会不会把东西弄丢,对谭小絮十分信任似的,又朝谭小絮行了个军礼,就告辞了。

谭小絮要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