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分钟,碗里就能结一层薄薄的冰。
所以,冬天修水利,是真的艰苦。
可是偏偏这年代就崇尚艰苦,好像不艰苦就不能磨练意志、不艰苦就不能证明自己的一颗红心。
所以大家即便心里有怨言,表面上也是铆足了劲干。
谭小絮要是不当场长,她懒得管这个水利工程。
但既然现在成了场长,就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人再遭这样的罪。
凡是能避免的苦,就不要硬吃。
所以,提高生产力是唯一的出路。
她问高毅松:
“你知道挖掘机吗?”
“挖掘机?好像听说过,挖土的吗?”
“对,就是挖土的。”
如果高毅松知道的话,至少说明,这年代,是有这样东西的。
但可能因为设计落后,用处不大,所以没有普及。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有这样东西,就说明有这方面的基础。
在这基础上面设计一款能挖水库的挖掘机,也不算太离谱。
说不定,这时候的国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挖掘机了。
高毅松问道:
“你说的大胆的想法,是研发挖掘机,用挖掘机来代替人力修水库?”
“对!”
谭小絮指着那一片烂尾的工地,说:
“你应该没有修过水库吧,我修过,全是人力一铲子一铲子挖出来的,累的很,而且进度很慢,咱们要是能设计出一款挖掘机,造一个大点的铲子,那一铲子下去,能顶铁锹几十铲子,到时候一辆挖掘机就能抵的上几十个人力,两百个人的工程量,说不定几辆挖掘机就搞定了。”
“好主意!但问题是,这个挖掘机,还是跟拖拉机厂合作研发吗?”
“不,这次我们自己研发。”
265:办机械厂
高毅松听说她要自己研发挖掘机,很是诧异。
望着谭小絮表情认真的侧脸,问道:
“自己研发?你的意思是,交给兵团研发,还是,交给农场研发?”
谭小絮转过脸,看着高毅松,大言不惭道:
“你觉得,由我们二分场自己研发制造怎么样?”
高毅松心里一沉。
浅意识里,他觉得应该无条件相信谭小絮的任何决定。
但多年练就的理智告诉他,这目标的艰难程度,堪比重走两万五千里长征路。
“想法不错,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很难。”
“你先说说,具体难点在哪里?”
“首先是基础设施,我们需要大型车床,还有很多其他零部件的制造,这些都需要一个成熟的机械厂才能操作完成。”
谭小絮沉吟道:
“机械厂我们当然没有,但是场部有个修配厂,我们可以把修配厂升级改造一下,把它变成机械厂,怎么样?”
“先跟我说说,场部修配厂,现在什么技术水平?”
谭小絮之前因为维修农机和卡车,去过修配厂几次,所以对那里还算了解:
“目前的水平,维修拖拉机和卡车不是问题,还能简单的造些农具。”
高毅松:“……”这技术水平,听起来还不如之前他们部队里的飞机维修班。
谭小絮好像能读懂高毅松的心里话,自嘲的笑笑:
“所以说需要升级,走,先回去吧,回去再好好商量,平原上风大,别吹着。”
两人转身离开水库。
路上,谭小絮想起了什么,问道:
“对了,联合收割机的核心技术,还在咱们自己手里吧?”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