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师长有点懵:“……”
但他毕竟身经百战,瞬间明白了什么。
好小子,居然来这一手?!
应付完了拖拉机厂的电话,裴师长忍不住嘀咕:
这小子,皮痒了,从哪学的野路子!
高毅松这边,当天下午,没有再去拖拉机厂。
他们先在兵团招待所住了一晚。
第二天,才由高毅松一个人,不急不忙的去了拖拉机厂,回复严厂长,说经过深思熟虑和内部激烈讨论,最终同意跟他们合作研发联合收割机。
条件是,必须全程由他们主导,拖拉机厂负责配合。
研发成功后,按正常售价,卖给兵团。
闫厂长欢天喜地答应了。
就这样,在高毅松的撮合游说下,三个人正式进驻拖拉机厂,展开了研究。
高毅松当天晚上就给谭小絮写信,说事情进展顺利,他们已经在这边安顿下来了,让家里不要挂念。
谭小絮收到这封信时,已经是信寄出去十几天以后。
那时候,她刚好把代销点开起来。
她立马给高毅松写了回信,叮嘱高毅松好好照顾身体,不要做危险的事。
还把连队这边的情况也告诉他。
又让他多多写信回来,两天写一封,随时汇报进展。
洋洋洒洒,写了整整三张信纸。
信寄出去后,没过几天,又收到一封信。
谭小絮又给写回信。
这样,两人几乎每隔两三天,都能收到对方的信。
这期间,谭小絮给高毅松寄过去一些营养品。
也许是这些营养品起了作用,又或者其他原因,高毅松的身体没再出现任何不适。
皮下出血的症状也减轻了不少。
似乎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时光飞快。
昨天还是绿浪翻滚的小麦田,仿佛一夜之间,镀上了一层金黄。
谭小絮每天都会到大田里巡视,观察小麦成熟情况。
每次过来,几乎都会遇到钟宝泉带着三个学生在地里做研究。
现在,研究小组终于确定,十一连队的小麦不是普通小麦。
236:研究可以停止了
一天傍晚,谭小絮到大田里视察,又遇上钟宝泉。
“小谭。”
钟宝泉手里拎着几株小麦,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叫住她。
“钟老师。”
谭小絮预感到钟宝泉要跟她说什么,表现的很淡定。
钟宝泉望向大田。
夕阳下,麦浪翻滚,天地间似乎流淌着金黄璀璨的海洋。
对从事农业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丰收的景象更美、更令人动容了。
钟宝泉脸上洋溢着老农的幸福:
“马上要秋收了,据我估计,再有两个星期,可以陆续收割,今年风调雨顺,粮食收成肯定不错。”
“是啊,这几天,我也在抓紧布置秋收的准备事项,拖拉机在轧晒谷场,粮仓也在最后紧急赶工,三辆拖拉机、三辆康拜因正准备全面检修,农具也在检修,包括食堂那边,也在为秋收屯粮,只等秋收大战开始,所有人都会全力以赴,把这一年一季的粮食抢收到仓库里。”
钟宝泉不断点头,虽然没说什么,但表情里全是赞赏。
他收回视线,把手里的两株小麦放到地上,蹲下来问:
“你能分清,哪一株是你大田里的小麦,哪一株是我试验田里的小麦吗?”
谭小絮也蹲下来,指着那株稍微矮一点 的说:
“这个是我们大田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