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顺利改造出来,一架中耕机,至少代替十几个人力,大大提高了田间管理的效率。”
“很有野心的想法。”
“我还有一个更有野心的想法,要不要听听?”
高毅松很感兴趣:
“洗耳恭听。”
“田间管理,还包括打农药,往常打农药,都是人力背着药箱,到田里用手来打,费时费力,我想,如果,能造出一架专门用来喷农药的小型飞机,一个人能顶替至少二十个人力。”
用飞机喷洒农药?
亏她这个脑袋瓜子能想的出来!
高毅松感叹道:
“确实很有野心!想到用飞机撒农药的,你绝对是第一个人!”
想到飞机无比昂贵的造价,还有无比机密的核心技术,高毅松很替谭小絮捏了一把汗。
其实谭小絮也意识到自己的目标有点过于远大了:
“改造中耕机,这个可行,不过要研究能打农药的飞机,至少要等我当了总场长那一天,才有可能实现。”
高毅松突然失笑。
谭小絮扭头看他:
“笑什么?”
高毅松试着收起笑容:
“别误会,我没别的意思,我想的是,别说让总场长去研究能撒农药的飞机,你就是让裴师长现在去研究,他也会头疼的。”
“确实,咱们现在的技术还很落后,飞机都是部队方面才有资格掌握的机密,民间哪里能够得着?不过,以后的事谁说的准呢,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只要活着,总会遇到好事,你说是不是?”
高毅松若有所思的点头:
“说的对,总会等到奇迹。”
铁匠铺子里,那四名技术员一门心思都在中耕机上,根本没发现朝这边走过来的谭小絮和高毅松。
219:改造康拜因
这个技术小组的成员,都是谭小絮精挑细选的。
有原本十连队调过来的车老板:老翟头,他是个留过洋的工程师,因为犯了一些错,被发配到劳改农场劳改。
劳改释放以后,到十连队负责赶大车。
现在谭小絮组建了科技小组,第一个把他调了进来。
第二个人,是谭小絮亲自从劳改农场接过来的孙白元,也算十一连队的元老了。
孙白元一直是六个二劳改里面存在感最低的一个人。
但谭小絮知道这人的来历,他是首都钢铁厂、钢铁研究所的研究员,当过小组组长的。
这样的技术大拿,流落到农业连队来种地,真是暴殄天物。
再想到十连队还藏着一些技术大拿,所以谭小絮才有勇气组建这么一个技术小组。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说实话,也就是这个特殊的年代,能在基层遇到这些大人物。
等再过几年,这些人早晚会恢复清白,他们肯定会离开这里,回到原单位去。
谭小絮要抓住时机,在这几年里,为他们争取自由发挥的机会,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也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让他们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助力。
只有提前实现农业现代化,将来知青大返城时,农场才不会面临衰败。
至少,她不会让她亲手建起来的连队面临衰败。
所以,未来的路,任重道远!
只有产业升级,才是自救的办法。
谭小絮和高毅松一直进了铁匠铺的棚子,那四个人还是没发现他们。
“翟叔,你们研究的怎么样了?”
听到谭小絮的话,四个人才抬起头。
看见高毅松时,也没有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