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谭新民说自己是鼠猫的,有九条命,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好几次一只脚踏进阎王殿了,但始终没死成,还建了军功回来。
有好几次,谭新民抱着刚出生的闺女说,他自己从小不被父母疼爱,早就寒了心,但自己绝不会做偏心的父母。
他一脸郑重的对汤玉梅说:
“玉梅,不管将来我们有几个孩子,不管男女,不管大小,我们一定要一律对待,绝不偏疼哪一个,也绝不能亏待哪一个,我们要一碗水端平。”
当时汤玉梅还笑他:
“你能保证,孩子多了,绝不偏心?”
“我能保证!你也要保证,绝不当偏心的妈妈!有一个偏心的娘,对孩子来说太难受了。”
汤玉梅见丈夫较真的样子,只好笑着答应:
“好,我一定要多生几个,就看你能不能说到做到。”
但是,没有等到谭新民实现诺言的那一天。
谭新民就在开荒途中掉进沼泽牺牲了。
汤玉梅知道丈夫牺牲时,当场哭昏了过去,等醒来时,身下出了一滩血。
那时候她才知道,自己又怀了孕。
但是肚子里的孩子没能保住,在她昏迷时流产了。
这件事、直到现在,只有她自己知道。
她为此很自责,自责没能为丈夫保住这个孩子。
这些往事,早已蒙上尘埃,被藏在角落里模糊不清了。
但是,再见到丈夫的照片时,尘封的回忆又从角落里冒出来,一幕幕在眼前划过,重新染上了色彩。
比任何时候都鲜活生动。
214:找到我,那是他的报应
谭小絮翻拍了这张照片,然后又把原照片,按照信封上的地址寄了回去。
大概因为地址保密的缘故,信封上只写了部队番号和信箱,没写具体地点。
不过应该不会寄丢吧?
终于看到了爸爸的照片,谭小絮算是圆了自己、也替原主圆了个心愿。
只是,一直没能收到高毅松的照片,让谭小絮心里七上八下的。
她把徐正隆的照片寄回去时,还附带了一封简短的信,信里问了高毅松的情况。
也不知能不能得到回信。
又过了段时间,连队终于正式通电!
十一连队的人,终于正式告别用火把、油灯、蜡烛照明的日子,用上了电灯泡!
连队大喇叭,也终于不再用柴油发电机发电。
小礼堂那一排房子里,终于在夜晚,亮起了暖黄明亮的灯光。
包括养殖场、新盖起来的宿舍和两座小院,也全都通上了电。
连队通上电没多久,宿舍和院子也分别盖好了。
连队职工,终于有了自己的住处,分别从小礼堂那一排房子搬了出去,搬到新家。
从前在十连队借住的男女职工,都搬到新盖的宿舍。
谭小絮母女和大舅一家,也搬到了新盖的院子里。
谭小絮照旧和汤玉梅住在一间屋。
另外两间,是大舅、大舅母,还有表哥表弟的。
直到此时,汤家一家才算正式在农场安家落户。
隔壁院子,钟宝泉、齐雁两口子也迫不及待搬进来了。
齐雁早知道这房子是盖给自己的,所以在盖房的过程中,一直参与。
哪里怎么盖,怎么布置,早有计划。
两口子,一个始终盯着试验田里的小麦和其他作物。
另一个,一直盯着房子的进展。
房子盖好时,齐雁特地让城里的父亲寄来了好多家居布置的东西。
还让父亲寄来了一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