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了,谁也不敢保证队伍里会不会出现一两个害群之马。
让大家保持点敬畏之心,很有必要。
介绍完贺川,让贺川坐下后,谭小絮才开始讲别的。
“很多同志可能已经知道了,省城农业大学的研究小组,今天来到咱们连队,要在咱们连队建设试验田,我已经拨了一百亩地给他们,另外,再从我们中间选四个人,协助他们建试验田,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有没有愿意去的,现在可以主动报名,我会酌情考虑。”
大家纷纷左右张望,看看有谁主动报名。
女知青小莫缓缓举起手:
“小谭队长,我可以去吗?”
“可以。”
谭小絮又把目光落在那个新来的女职工身上。
就是那个被耽误的职工子女,去年刚初中毕业,十七八岁,正是脑子好使、学东西最快的年纪。
谭小絮也是有意栽培,想为连队培养后备力量,便问道:
“山樱,你愿意去吗?”
山樱有些意外的指着自己的鼻子:
“我?”
“对,你。”
山樱没有主动报名,但是现在队长点名让她去,她也没有拒绝:
“行,我可以去。”
“好,其他人呢?”
见有两个姑娘参加了,立马有几个男知青纷纷举手报名。
谭小絮只选了一个叫程子旺的男知青。
另选了一个稳重点的老职工:老匡。
让这四人组成了一个协助小组,帮助研究小组建试验田。
“你们不光是协助他们,也是带着学习任务去的,多从专家身上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陶会计,等会儿每人给他们发一个笔记本、一支铅笔,大家学习的同时,做好记录。”
“好。”
组好了协助小组,谭小絮又嘱咐了一些其他注意事项,总之主张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尽力配合好。
确定了协助小组后,谭小絮又问施文滨:
“施班长,下午让你去十二连队请那边的工程队,办妥了吧?”
“妥了。”不妥的话,施文滨一定会亲自回去,把乔海东揪过来。
“好,那边能过来多少人?”
“一个班总共十人。”
“行,等这十个人来了以后,正式开始建宿舍,在咱们之前规划好的地方,盖一排男宿舍,一排女宿舍。另外,同时盖两座单门独户的小院,先把房屋主体盖出来,外院可以慢慢建,因为工程比较紧急,所以也不等脱砖坯了,直接盖成砖瓦房,盖砖瓦房速度快一点。”
眼下最紧迫的事,还是盖房子。
小礼堂这一排房子,虽然能住人,但毕竟不是专门用来住人的,还是不方便。
随着连队人手越来越多,事情也越来越多,应该尽早把宿舍盖出来,不能老是这么将就。
至于那两座单门独户的院子,一座盖来给农业专家住。
另一座,给她们母女、还有大舅母一家住。
以后如果再有拖家带口的职工过来,再接着盖。
连队的房子,就是这么一座又一座慢慢盖起来的。
除了盖住的地方,食堂的建设也应该提上日程。
现在后勤做饭,是在一座简易棚子里,大家打了饭,还是习惯性的在露天里吃。
只有几个稍微讲究点的,打了饭到小礼堂里吃。
如果有了专门的食堂,做饭、打饭、吃饭,都能在室内了。
这些项目,都由工程队的两个班带头干。
谭小絮又询问大田里的进展。
按常文的估计,再有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