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谭小絮拿着铅笔,在纸上涂涂画画,修修改改,花了差不多二十多分钟,把现有的四十七个人,分成了两个排。

兵团农场的编制,承袭了军队的编制。

总场,就相当于一个团。

所以总场长,相当于部队里的团长,相当于地方上的县长。

分场场长,相当于部队里的营长,相当于地方上的公社书记。

连队队长,相当于部队里的连长,相当于地方上的生产队队长。

队长下面,又有排长和班长。

一个排通常有三个班,每班大概十人,有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者减少。

十一连队现有的这四十七个人,其实不够分成两个排的。

但为了管理方便、责任清晰,还是分了两个排。

一排是大田排,主要负责大田里的农活,排长常文,副排长暂时没有。

二排是后勤排,主要负责后勤物资保障、物资运输、食堂、还有菜园管理、牲口喂养等等。

至于排长人选,谭小絮举贤不避亲,打算让自己的母亲汤玉梅当这个排长。

汤玉梅是十几年的老职工,干过很多工种,不管是工作经验、还是专业知识,都很强。

而且汤玉梅其实不是那种脑子愚笨、固步自封的女人,她是愿意学习、愿意进步的。

只是这些年在老谭家被打压的没了心气,才变的萎靡不振。

如今在闺女的带领下,重新找到了生活目标,整个人大变样,不但容貌开始恢复第二春,精气神也比以前好多了。

谭小絮相信,让母亲当后勤排排长,担负起后勤责任,会激励母亲找到事业上的第二春!

至于副排长,由女知青朱红梅担任。

这样,十一连队的领导班子里面, 既有老职工,也有知青,有男干部,也有女干部。

有年长的,也有年轻的。

这碗水,应该算是端平了,没人会指摘什么。

每个排下面,又划分成两个班,总共四个班。

162:连队人数四十七!

每班有一名正班长、一名副班长。

原先的正班长汤大鹏,现在还继续当班长。

之前选的副班长陶斌,被调到后勤排,担任统计员、仓库保管员兼会计。

所有人员,被划分的清清楚楚,工作也都安排妥当、没有遗漏。

看着一大张清晰的人员分配名单,谭小絮自己都觉得满意。

她把名单交给高毅松:

“这是咱们连队的人员分配情况,劳烦高指导员明天到了营地,开会宣布最新任命,然后把这张名单贴在小礼堂里,让大家看看。”

“那你呢?明天早上,你不跟我们一起去营地?”

“我现在兼任十连队队长,不能当甩手掌柜,明天我先留在这边,准备接手十连队的工作,等这边了解的差不多了,我再过去。”

说到最后,谭小絮终于忍不住,困的直打哈欠。

刚张开嘴,想到有人在场,赶忙捂住用手捂住嘴,总算在外人面前保持住了斯文形象。

高毅松抬起手腕看了下手表:

“时间过的真快,居然已经十点了。”

七十年代,连新闻联播都没有的年代,十点已经算半夜了。

“你还是回去休息吧,有其他事,我来处理。”

高毅松见她困的双眼皮都快变成护城河那么宽了,开始赶她回去。

谭小絮忍不住揉眼:

“那好,都交给你了,我要回去睡觉了,好困。”

谭小絮要下炕。

高毅松见她迷迷瞪瞪的样子,也跟着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