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晚桥道:“臣女也是被母亲请回府里了,才知道这么热闹。”
皇帝见宁晚桥坦坦荡荡的,似乎确实不是提前知道此事,便问道:“你求见朕,是为何事?”
宁晚桥只得又跪下,因为坐着说这种事情,别人会说她藐视天威。
“上回皇上问臣女愿不愿意嫁给太子,臣女思虑许久,臣女的答案是,愿意。”
皇帝和李公公对视一眼。
在那么多人求娶中,宁晚桥选了太子。
若说宁晚桥喜欢权势,那么她第一次就应该答应了。
即便第一次不答应,第二次冷静下来,明白太子妃是何等殊荣后,也应当答应。
只是,现在答应,又是什么意思?
皇上恼火地道:“你当你是谁,现在说答应,朕就会赐婚给你们?”
宁晚桥磕了一个响头,道:“臣女自知身份低微,配不上太子。但当时心中,臣女扪心自问过几次,若是不嫁给太子,错失太子,会不会后悔?臣女给自已的答案,一直是不后悔。若是匆匆忙忙嫁了,那便有一半的后悔。”
皇帝冷笑:“如今,你是想好了,就算嫁给太子不开心,也不后悔了?”
宁晚桥道:“太子为人宽厚,细心体贴,臣女觉得,跟太子成婚,不一定会后悔。”
“你这话说的,和没有说,有什么区别?”皇帝英俊的脸上皱起几道皱纹,“朕的儿子,还由不得你挑三拣四。”
宁晚桥被赶出了御书房,坐上了出宫的轿子。
李公公对着宁晚桥离开的方向,感叹道:“宁夫人是个行事端庄大方的女子,骨子里高洁,也不知以后哪个男子有这福气。”
“她那是心高气傲,太子怎么的还比不上她了?”皇上气道。
李公公宽慰道:“宁夫人说自知自已配不上太子,所以不敢肖想太子,怕玷污了太子。只是,太子喜欢宁夫人,旁人也劝不得。”
一句太子喜欢,皇上怒火熄了一些:“明日让周钧安在朝堂上,替太子说两句话。”
皇帝这是要解禁太子,放出来成婚了?李公公应道:“奴才这就去。”
第191章 解禁
今日朝堂上的争议之争,如菜市口的商贩,一声更比一声高。
只因内阁大学士周钧安,方才说道,国尚且不可一日无君,储君若是太久不出现在众人面前,难免会影响国运,引起朝廷动荡。
支持周钧安的官员,说太子仁德、学识渊博、懂得礼仪,十二岁便初露锋芒,驱逐一度盘踞在边疆的匈奴势力,稳定边疆的局势。懂得韬光养晦,与兄弟维持和气。
勤政爱民,了解各地经济物产、山川水利、民风民俗、历史问题。
不支持周钧安的官员,便以荣氏族人虽然被流放的流放,发配为奴的发配为奴,若是他们知道太子又出来了,难免会有异心,蠢蠢欲动。
兵部尚书李栋出列,说道:“皇上从小锻炼太子处理政事,太子也从不让人失望。太子勤政为民,向皇上提议废除贱籍,资助书生们读书,为大封招揽到更多的人才。太子十二岁便向皇上提议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太子为了防止皇上被臣下蒙蔽欺骗,带病亲自出京巡视,了解民情吏治。为了老百姓,为了不辜负皇上的信任,太子又亲自巡视黄河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整修河道。这一庄庄,一件件,都是功。微臣认为,太子被软禁几个月,已经足够了。”
其他反对的人闻言,便纷纷闭嘴,不再说话。
刑部侍郎周薛说道:“李尚书所言极是。如今选秀在即,太子早已经到了娶妻的年纪,也该让太子娶妻生子,孕育皇孙。”
皇帝望着下面的一众重臣,语气没有任何温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