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魔修应该庆幸自己死得快,否则蒋愿少不得细细折磨他几日,再送他上西天。

静虚派处在景山半山腰,三人还未到山脚,就看到前来接应的赵献。赵献也是霏英真人门下弟子,排行第三,是蒋愿的师弟,为人憨厚老实。

一行人拐过一道狭窄山坳,柳暗花明,前方出现一泛着蓝光的巨大法阵。四人站上法阵,赵献念了几句真言,蓝光大盛,一晃神眼前就是另一派景象。

一座晶莹剔透的玉桥横跨山谷,烟岚云岫间仿若一条玉龙腾云驾雾。玉桥尽头是静虚派山门,山门高耸,两边立蟠龙华表。攀上门后九百九十九层台阶,就是高大巍峨的澄虚大殿。白玉台基,绛红门窗,鎏金宝顶,富丽堂皇。

静虚派祖庭名上清宫,设九殿十堂。殿堂之后供人居住,百余间庭院错落有致。

蒋愿看到霏英真人正站在山门前,他不由得心头一热。蒋愿早已把三人安全的信息传回门派,作为掌门没有必要亲自迎接弟子,只是霏英真人担心徒弟,所以来此等待他们。

霏英真人一向待弟子们极好,一身绝学倾囊相授,教导弟子刚柔并施,如父亲般将他们纳在羽翼下。那魔修定是想挑拨离间,蒋愿心道。

霏英真人原名谢霁寒,剑名“朔雪”。谢霁寒冯虚御风立在猎猎山风中,缥碧色的衣摆飞扬,长及腰间的一头青丝随风而舞,几缕黑发沾在丹唇上。谢霁寒并不束发,漆黑乌发衬着玉面桃花凝滑如脂。他长睫半垂,一双凤眼似开还闭,嘴角笑意若有若无,一副俊俏慈悲的长相。

谢霁寒少时刻苦,日复一日于清晨在海棠花林中练剑。晨雾缭绕,剑气划破山岚,乱红飘飞。

烟霏雾杳,落英缤纷。是名“霏英”。

此时蒋愿惊讶地发现,谢霁寒身后还站着一人,身着玄青外袍。此人长相与谢霁寒有九分相似,一分差别在风韵不同。这正是谢霁寒的胞弟谢夷铮。

谢夷铮剑名“流霜”,世人尊称谢夷铮为“秋官”。夷,戮也。铮,金声也。秋五行属金,主杀戮,故得名秋官。其名如其人,谢夷铮杀气凛然,一柄流霜剑不知沾过多少妖魔的鲜血。曾经他一人屠尽獠獠岭七七四十九魔窟,伏尸百里,血流成河。修真界传言,谢夷铮用鲜血煨剑百年,才锻得流霜剑。

谢夷铮与谢霁寒相貌别无二致,气质却是天差地别。谢夷铮头戴束发金冠,俊目修眉,冰肌玉骨,薄唇微抿,不怒自威。

谢夷铮此人杀戮过重,心魔丛生,一直都在闭关修心。蒋愿在静虚派这么多年也没见过他几面,所以看到这位师叔十分惊讶。

谢霁寒见到薛明珠昏睡不醒,十分担忧,让赵献和裴晏马上送薛明珠去悬壶堂医治。静虚派中设悬壶堂兼管炼丹与医疗,堂主华师叔医术高超。

谢霁寒带着蒋愿来到书房,谢夷铮竟也跟随而来。蒋愿对这位小师叔多有好奇,频频打量。谢夷铮与蒋愿对视一眼,蒋愿自觉冒犯,移开视线。

谢霁寒问起薛明珠被掳详细过程,蒋愿一一道来。最后说到那魔修遗言时,蒋愿一顿,不知怎么回事便略了过去,没有提到一点炉鼎之事。

谢霁寒奇怪问道:“那魔修只说自己爱慕明珠便将她掳去?”

蒋愿点点头笃定道:“对,他一口咬死,我不耐烦便将他杀了。”

谢霁寒摇摇头叹气道:“罪不至死,你下手太重。”

蒋愿低头不作声,装出一副悔过认错的模样,心中却不以为然。

此时却听到一声冷哼,“一个魔修,杀便杀了,不知之前作孽多少,兄长连一个恶人也要怜惜吗?”谢夷铮道。

谢霁寒反问:“素不相识,你怎知他作孽多少?抓回来侵入魂魄读取记忆,再下结论也不迟。”

谢夷铮讥诮道:“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