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总是笑容满面,身边簇拥的下人态度恭谨,那人也常亲来接迎。
二人并肩而立,姿态亲密自然,浓浓身段愈见婀娜,眉梢眼角皆染魅色,面若芙蓉,神采奕奕,可见平日并无烦忧,且备受呵护娇宠。
庵中吃穿用度亦有人按时送来。众人本不欲为浓浓落下亲眷不知礼数的话柄,出言推拒,那采办之人却只含笑应声,下次依旧照送。见前次所赠用度仍置原处,亦不惊不怒,依旧恭敬如常。
因有浓浓居中,若一味推却反显冷傲,故便全作托人代买,照价付银收下。便如浓浓此刻所食菜饭,俱是那人额外送来专供她用的。这笔银钱,那采办却是无论如何不肯收的。
那人对浓浓关怀备至,事无巨细。浓浓亦欢欣如旧。如此,她们方能稍放宽心。
膳后,兰浓浓漱口净手,碧玉二人自觉收拾碗碟,为二人奉茶后,听命往厨房用饭。
兰浓浓露出手腕自号其脉,忽地颊染绯红,唇角微抿,轻嗽一声落落大方道:“脉象细弱无力,气血略亏,应是肾阴虚。方才喝粥似有药味,姑姑可是在粥中添了补肾气的药材?我猜猜,是女贞子?”
云安托过她的手细探片刻,颔首笑道:“浓浓聪慧善学,脉象辨得准,味觉亦灵敏。不错。”
言罢又端详她面色,温声道:“然我医术平平,回去后浓浓还须寻大夫好生调养。你还年轻,万不可伤了根本。药不可常服,食补最佳。自然,夫妻敦伦应有,但也须有度。”
末句一出,兰浓浓心头一堵,面上却热如火烧,声若蚊蚋般应下,又忙扯开话题说起近日读书心得。
云安顾念她气血有亏,欲劝她歇息,却被她以“好几日未来,存了许多贴心话要讲”为由婉拒。
幸而每逢她来,庵中总有一人专程相伴,此次轮至云安,别无他事,二人便相携在庵中漫步闲谈。
待庵中香客散去,二人方至前殿。兰浓浓与几位姑姑一一问安叙话,又将誊抄好的两篇经文奉于佛前,诵经片刻。
至申时,众人将为她缝制的衣裳,点心交予婢女,便催她归去。马车需行近一个时辰,再晚恐入城时天已昏黑。
兰浓浓不与众人拗执,笑而应下。至庵门外,果不其然又闻叮嘱,道是成婚后当时时谨守规矩,不宜常来庵中,免落人口实云云。她自是乖顺应声,至于听与不听,决定之权终在她手。
庵中医书手札皆已阅尽,姑姑们所医有限,无从参详。莫畴以试药为由,上月便告假离府,仅留数本手札给她,而今亦已读毕。
然学医岂能纸上谈兵?兰浓浓虽无意行医,却须通医理,至少于自己身体,于他身体,号脉便知端倪。
前几日拜访英姿姐姐时,恰逢其孕中,她便借学医之机细号了手札所载滑脉之象。府中婢女们的脉象皆已把过,又对照医书手札开方,再命她们寻大夫开药,两相比照,足为参证。
唯男子脉象无从考究,她亦辨不出他的脉息究竟有无绝精之兆。
莫大夫留下的医书手札皆无记载,往药堂询问,亦无一例外被逐出来。
覃景尧与她前后脚回府,更衣入内,便见她自握其脉,蹙眉凝神,一副严阵以待之态。他看得失笑,自那服药后,她便醉心医术,所为何故,彼此心照不宣。
兰浓浓松手转而去号他的脉,脉搏雄劲,跳动有序。常人脉息约一息一次,他的却近两息方得一跳。手札有载,习武之人心肺强健,脉息缓沉。他的脉象恰为印证。
她手指未松,抬首问道:“为何你肾不虚?”
覃景尧未料她语出惊人,喉间一哽,眸色骤深,挑眉轻笑,意味深长道:“浓浓若能使每回持久些,依你我房事之频,三年五载之后,或未可知。”
脉象沉稳健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