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23 / 33)

丽西夏虎视眈眈,万一两国趁此时机发难,陛下又该如何!?

赵霁不顾群臣惊愕,举目四望,终于看到了站在最后的包拯:“高丽公主呢?”

众臣子随着赵霁的这句话诡异地安静了下来,猛地回头寻找赵霁问话的那人。

在看清缩在最后的那个几乎没人认识的面孔之后,群臣再次哗然!

朝堂震惊。

高丽修书要和亲,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但是和亲和到一半,公主转道庐州了,之后就失去了消息。

开始一阵朝里还有人责问高丽,但问责的信过去就如石沉大海。

而且陛下又病了。

朝臣脑子九曲十八弯,觉得高丽公主毕竟是外人,而且还是狼子野心的高丽送过来的。万一高丽知道了大宋又一个年轻皇帝又生病了,没准又整幺蛾子。

正好她没来,也就发现不了陛下重病的消息了。

恩……

很好很好,消失地好,消失地妙。

也不着急找她,能拖到陛下病好就拖到病好。

万一陛下又一次英年早——

呸呸呸!不存在!不可能!

在这种风气之下,大宋倒也不是那么着急找公主。

谁能想到,陛下病好了之后,直接对着最后问公主下落?在陛下生病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等不知道的事情?

天子没家事。

最严重的时期,皇帝在哪个妃子那里多呆几天都会被朝臣上奏。

宋的情况倒是没有这么严重,但是皇宫里的消息大部分群臣还是知道的。

所以才让群臣更惊讶。

至于最后的这个人——

您哪位啊?

包拯站在最后面,是被小同子加塞进来的。一开始大朝会乱糟糟的,而且全开封六品以上全都乌泱泱挤在一起,还真的没什么人注意到他。此时赵霁开口,整个大朝会大殿里几百号人齐刷刷回头看他,那给人的压迫还真不是一般强。

总算这是包拯,是个经过‘三天结案,不结案人头落地’这种风浪的。

众人之间黑脸的中青年脸不红心不跳,向右迈出一步,道:“在行宫,等待陛下下一步安排。”

赵霁隔着百十来号人想喊,但是实在喊不动,就让身边传令的小太监代为转达:“让人把她叫过来,就跟她说,她不是要给朕挣钱吗,朕满足她。”

“陛下?”天子近臣的二府两院终于坐不住了。

章惇左迈一步,走了出来。

科举在即,赵霁寻思科举是不是也能换换血,所以暗示过这老头。故,老头在考试院出题,越出人越精神,仿佛是个虐,待,狂,魔,满朝文武的哀嚎就是他的精神食粮,此时再见,赵霁发现他满面红光,不过过于精神抖擞,说出来的话却不是很‘赵霁派’,一张口就是反对:“臣等虽然不知道您和高丽公主有何协议,但断然不可让一个高丽女子干涉朝政。”

章惇大人被无数人当枪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也实在太适合抗雷了。自己都没权利了,还一张口就顶撞了唯一的靠山赵霁。

在他看来幕后先不说宋朝没有女人为官的先例,就算是有,也轮不到让个其他国家的人来干涉大宋的财政。

赵霁对章惇有极大容忍度,或者说,他接下来的话本就是说给所有反对意见的人的:“她不干涉朝政,朕和她有君子协定,不纳她入后宫,她只负责挣钱而已。她会许多奇思妙想,具体操作刘大人陈大人,待早朝结束,你们留下来商议细节,诸位只要相信她定能把流入辽的铜挣回来便罢了。”

试问哪个穿越女不会挣钱?

都不要说她现在搞出来的香水什么的已经造成了小范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