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26 / 29)

能做什么?祭司大人不是说不能吃吗?”

花时安:“不是做吃的,我教你们制作——蜡烛。”

第40章 第 40 章 蜡烛

制作蜡烛首先需要蜡, 第一步,提取蜂蜡。

不同于工业蜡,纯天然的蜂蜡对人体无害,甚至可以少量食用, 所以不用特意更换器具, 花时安和两个亚兽人抬了三口平时煮野菜的小石锅过来, 直接开煮。

锅中加一半清水,下入巢渣,大火进行熬煮。水开后要常用竹片翻搅,避免煳锅,同时也能将压紧实的巢渣搅散,加快融化的速度。

蜂巢不耐高温, 不需要像羊肉一般长时间炖煮,很快,被竹片搅散的巢渣全部融化,沸腾的开水愈发浑浊,由清水变成了一锅黄而浓稠的“小米粥”。

浮于表面的杂质不会融化,煮好后花时安又带着两个亚兽人用棕片过滤了两遍。最后过滤好的蜂蜡水分装进竹筒中,静置放凉。

提取蜂蜡还算简单, 可架不住量大。满满一背篓蜜渣, 三人一人负责一口小石锅,不间断地煮, 从早上煮到中午才全部煮完。

人都快被烤熟了, 三个人热得气喘吁吁,汗如雨下。

将二十多竹筒蜂蜡水转移至晒不到太阳的树荫下,喝点水小小地休息了一会儿,花时安又拎着石刀, 带着亚兽人去森林砍金竹。

金竹又细又长,做模具要不了多少,但来都来了,也不能砍一两根就回去,于是他们一人砍了十多根,吭哧吭哧扛回营地。

用砍刀将两指粗的金竹砍成竹筒,保留底部竹节,平均长度与手掌齐平,这样做出来的蜡烛无论大小还是长短,都和花时安见过的蜡烛相差无几。

当然,蜡烛的大小没有具体标准,他也可以选择做粗一点,燃烧得更慢,或直接用毛竹做模具,做成香熏蜡烛样式的。

但前提是——蜂蜡足够多。

三背篓蜂巢变一背篓巢渣,一背篓巢渣变二十多竹筒蜂蜡水,一会儿凝成蜂蜡还要缩水一大截,花时安可不想忙活半天只做一两根蜡烛。

备好竹筒,蜂蜡水差不多也放凉了。三人将小个金竹竹筒搬到火堆旁,气儿都顾不上歇,马不停蹄地奔向一旁树荫。

蜡的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温度一降下去,蜂蜡慢慢与水分离、凝固,仿佛一块不吸水的海绵,轻飘飘地浮在水面上。

随机端起一个竹筒,花时安凑近瞅了一眼,见里面的蜂蜡彻底凝固,他轻轻摇晃竹筒,旋即将竹筒倒扣在掌心。

被残余蜂蜜染黄的水“哗哗”流了一地,这时将竹筒拿开,一大块圆形的,黄里透红,偏橘红色的蜂蜡块静静躺在掌心。

乍一看好似那加了辣椒的牛油火锅底料,色泽尤为诱人,花时安凑近闻了下,别说,还挺香,淡淡的花香夹杂着甜香,丝毫没有工业蜡的味道。

味不味道不重要,关键是出蜡率非常高,满满一竹筒蜂蜡水凝了小半竹筒的蜂蜡。就花时安手中沉甸甸的一大块,做五六根蜡烛不成问题。

上山一趟赚大发了,这批崖蜜可真是惊喜不断!花时安捏着滑溜溜的蜡块,微微泛红的脸颊浮现出愉悦而满足的笑容。

蜂蜡还要再煮一次,将其化开重新定形。花时安和岩知乐、红映兰又开始忙碌起来,倒水取蜡块,抽棕丝搓烛芯,烧火煮蜂蜡。

蜡块融化得非常快,他们刚把搓好的细棕绳绑在树枝上,锅中红彤彤的“火锅底料”尽数融化,伴随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变成了一锅油亮亮、明晃晃的蜡油。

花时安见状赶忙将树枝打横放在竹筒开口处,确保棕绳悬在竹筒正中间,随即舀起蜡油,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灌入模具中。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金竹开口小,又没有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