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妥善安排。
汉王刘邦以关中为后盾,但关东广大地区却并不在他的控制范围内。
这些功臣本身已实际控制一方土地和军队,若不封王,他们极可能拥兵自重甚至反叛。分封是为了在汉朝初立、根基不稳时换取他们的效忠,维持大汉的统一。
“咳咳,”刘元也起身抖了抖衣服,还了一礼,“皇帝陛下,皇后陛下。”
哪怕还没举行登基大典,如今刘邦、吕雉也是板上钉钉的大汉皇帝与大汉皇后了。
“其实,最好的办法,阿翁已经想到了。”刘元叹了口气,“你想先分封异姓王,而后逐步再收回王位。”
对韩信、彭越、英布、张敖、韩王信、臧荼、吴芮等人的分封,对一些地方势力的保留,这些本就是刘邦要做的事情。
刘邦点点头:“不错,我准备直接将最富庶的关中划为郡县,由朝廷直接管辖,实施郡县制,其余地方再行分封。”
“是个好办法,”刘元肯定道,“然后你剪除异姓王,再次分封同姓王,拱卫中央。”
刘邦大笑:“聪明!不愧是我的女儿!”
吕雉听见这分封同姓王、除去异姓王的话,若有所思。
“阿翁,不可操之过急啊。天下初定,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刘元眨眨眼,“我们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
“休养生息?”刘邦砸么咂么嘴,“你阿母与萧何倒是天天念叨,要与民休息,寡人觉得甚是有理。”
刘元点点头:“正是如此。不仅要休养生息,更要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恢复商业……”
“至于打匈奴,收服异姓王,我们不能急于一时。有大将军韩信在,其他诸侯国掀不起波澜。”
“所以,你还要改封韩信为楚王吗?”刘元凝视着刘邦,“阿翁,别太抠门了。”
刘元每说一句,刘邦眼中的神采就多一分:这是他刘季的知己啊!
直到刘元说完最后的话,刘邦脸上满是赞叹之色,他盯着刘元看了好久。
他突然反应过来,刘元或许不是因为与他想的一样——而是她什么都知道!
这个结论,让刘邦定在原地许久。
天地寂静,刘邦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良久后,他一副惋惜的神情,长叹道:“元,可惜你不是男儿,否则我就是现在死了,也能美滋滋合上眼了!”
这样生而知之的孩子,怎么就偏偏是个女娃!
“非得是男儿吗?”刘元反问,“我哪里不好?”
“哈哈哈哈哈哈哈,”刘邦愣了片刻,释然大笑,“元,有你这个孩子,乃公便是明日就死,也定当含笑九泉。”
“呸呸呸,说什么死不死的,明天就登基大典了,也不怕晦气。”吕雉摇头,她看着嘴里毫不忌讳的父女,提醒道,“登基大典完了就是元的昏礼,该准备的也要准备起来了!”
第75章
汉三年。
诸侯王和将相们共同请求尊奉汉王刘邦为皇帝。
自打项羽被擒,刘邦就迫不及待坐上皇帝的宝座,但依旧做了做面子工程。他谦虚地辞让了几次。
他将大臣们请求自己称帝的一车的竹简抬到了众人面前,一脸为难:“诸位,我听说称帝的必须是贤德之人,空谈虚名不是我刘季所追求和保持的。因此,我不敢接受帝位。”[1]
刘元嘴角抽动:谁又敢说刘邦不够贤德呢?莫非他们不想再封王了!
似乎是没想到刘邦还会来这么一手,他们以为刘邦一定会直接宣布称帝,大家罕见地沉默了:大哥,你也没有预告这么一手啊!
于是,刘元带头说道:“大王您出身卑微,诛灭暴逆,平定四海,您登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