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9(4 / 24)

时余心里更没底了,弱声弱气地指指那堆盒子, “那些是温允和我给你们买的补品,大部分是温允挑的,你们应该……能吃。”

这两个的出现太突然, 没给一点缓冲的余地,也许是过于猝不及防,俩老的不知该如何回应,自打上次把人骂走,这都四五个月没见面了,现在她们冷不丁突袭上来,吴云芬和赵良平先前的火气还没压下去,整得不上不下的。

尤其赵良平,老头儿哽在那里,伸着脖子,脸上的复杂神情一阵一阵,这下骂不出来了,被这阵仗堵得话都说不出来。

吴云芬同样怔着,一动不动。

没料到她们今天会回家,还是这样回来的,他俩一点准备都没做好。

小邹姐也是这时候上门,慢她们两分钟,赵时余将人请来的,知道这趟回来需要有人夹在中间打圆场,所以提早几天就联系了小邹姐。而小邹姐不负所望,来得及时,不早不晚,上楼了也一一招呼人,小邹姐全当不晓得这家里的闹剧,故意说:“哎,你们放假?刚到的?都吃饭没,十二点了,我还没吃,你们没吃就跟我一起下馆子吧,就在附近,离得不远。”

必然是没吃的,赵时余和温允没空吃,老两口没心情吃,一肚子火有什么好吃的。再有,家里阿姨不在都没人做饭,桌上空荡荡,一家子就剩两个老东西,小年轻都不在,还过个啥节。

“没吃,才刚到,没来得及。”赵时余先说。

温允跟着摇摇头,添了句:“早上就吃了半个面包,饿了。”

一听到半个面包,吴云芬侧身看过来。

“赶飞机呀?”小邹姐明知故问,“有那么着急吗,饭都不吃,好歹弄碗热面包子那些,面包有什么吃的。你们几点的飞机?”

温允说七点,为了赶飞机,她们甚至提前一天住的外面,四五点就出发去机场了,怕迟到了会错过飞机,毕竟今天早上从京都飞往锦城只一趟飞机,错过了可就只有下午的票了。

“我的妈,这么早,京都现在不还挺冷的么,大冷天赶早多遭罪。”小邹姐说,又故意大惊小怪地疑惑,“你们咋不提前回来,赶这一天干什么。怪不得呢,阿允你手冻那么红,还是得注意点,小心长冻疮。”

非得赶这一天回家的原因明摆着,屋里老两口比谁都清楚,赵良平起码占一大半的功劳。

小邹姐笑笑,假装她不是在点人,回身热切恭敬地喊上老两口一块儿去吃饭,她订了一桌,三个人吃不完,五个人正好。

小邹姐不是四平县本地人,定居这儿,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她父母和弟弟都在外地,大过节的她家的人一般不过来,都在她弟那儿,小邹姐乐呵呵,主打一个尊师重道,再三邀请赵良平他们,不去就继续劝,直到他们松口为止。

其实馆子是温允订的,只是借小邹姐的名义,小邹姐乐得顺水推舟卖人情,等到了馆子,表现得天衣无缝,绝不让老两口察觉真相。

有第三方帮着缓和气氛远比她俩直愣愣硬冲好,全程靠小邹姐找话,一边一边地闲聊。

“你们本科都过一半了,过两年就要开始实习了对不,今年很忙,过年也没看到你们,学习也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你们俩在外地读书还是蛮不容易,人生地不熟,和咱们这儿差异又大,有什么我们又不能及时顾得上,只能靠你俩自个儿相互照应了。”

小邹姐真心实意心疼她们,叹了口气,转头,又对着赵良平说:“赵老你们也是,最近气色都不是很好,多注意休息,馆里有我们呢,等过些年时余回来就能帮你们了,慢慢来嘛,不要着急。”

一顿饭吃得不尴不尬,基本都是小邹姐在唠嗑,赵时余她们会回应她的话,老两口一个比一个沉默,一开始吴云芬还能接两句,到最后干脆都不吭声了,不知道是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