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潢看了弘晖一眼,道:“有什么好不能理解的,那位主儿尚文,自来是喜欢为文人雅士出头的,你在山东和江南杀的那些人,说不得就都是他的狗腿子,往日里肯定也没少受他们的孝敬,如今那些狗腿子别说家业了,连命都没了,他自然也就看你不顺眼。
再者,搞掉你,就是断了雍王府一条臂膀,灾粮贪墨案你又留下了大把柄,搞你还不简单?
皇上不愿再追究灾粮案,他们就从其他方面入手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个一个轮下来,总有一个能套住你的。
嘿,他们若是能将雍王府一起拉下来,那可就赚大了。”
弘晖沉声道:“他们是在报复。”
德亨垂眸:“那又怎样。如果诚亲王真和他们夹缠不清,那不得不说,是在自取死路。”
堂堂皇子亲王,竟然被一群盐商做了枪使,要是让康熙帝知道,胤祉会有好脸子看才是奇怪。
对胤祉来说,他作为上位者,作为最高主子,正确的做法是做和事佬,来找他调解。
胤祉作为中间人说和,让德亨和两淮盐商化干戈为玉帛,他从中获得最大利益。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劳动京中文士和督察院的爪牙大张旗鼓的参奏德亨。
胤祉明知道康熙帝要保德亨,他还搞的京中群情激奋,这是让京中动荡不安;让文士参奏德亨,这是和康熙帝对着干;为一群蝗虫出头,而不是将蝗虫纳为自己盘中餐,这是没眼光、没能力、没魄力!
胤祉作为一个文人墨客还行,做上位者,或者做皇帝,简直糟糕透了。
他连胤禩都不如。
若两淮盐商搁胤禩手里,胤禩早朝德亨这里跑八百回了,他会压着盐商们听德亨的话,让德亨带着他们一起飞。
总之,这一波,就算最后德亨被治罪,就像他跟隆科多说的,顶多也就是继续丢失权利,待在府里不出。
但胤祉,失去的是在康熙帝那里的印象分。
若是立太子,说不得胤祉就要从康熙帝心中踢除掉了。
算不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作者有话说】
今日更新,没有了
第 310 章
从德亨这里离开, 弘晖和衍潢两人分头行动,一个去了靖海侯府去拿靖海侯,一个去了刑部大牢审问朱一贵, 然后两人再在南苑会和。
如今新开春,康熙帝驻跸南海子。
弘晖如实复述了德亨的话,并将那本翻译之前和翻译之后的账簿,以及从靖海侯府查到的有关于台湾海盐的账簿送上, 加上靖海侯施世范,物证人证俱在,说明台湾盐政乃是施家代行,德亨只是按规定收取盐课而已。
有关海运总督衙门收取台湾盐课的奏折折本,弘晖也去内阁调取了来,作为佐证,证明德亨所行,皆在规矩之内, 非是私盐主谋。
至于督察院所审问的“海运总督衙门收取小民商贾私自晒取的海盐”问题, 乃是西伯利亚、黑龙江等苦寒之地不产盐,海运总督衙门便以毛皮、布帛、木材等向江苏大小盐场换取海盐。此举, 是和当年的盐院李煦谈妥的,有白纸黑字文书为证,海运总督衙门换购的,乃是官盐,非私盐。
康熙帝翻看着施家的盐场、盐运账簿,又问了靖海侯施世范每年盐课数目, 所销之处, 售盐价格等问题, 面色微沉, 并不做定论。
衍潢这边提审朱一贵就简单粗暴多了。
朱一贵不是供认自己是德亨手下招安的海盗吗,凡被招安海盗都会接受水师训练,一训、二训、三训都有对应的考试试卷,来,这是一训的试卷,最简单最基础的一套题目,你来做一做吧。
别说做题目了,朱一贵连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