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30(9 / 33)

一直等德亨吃饱,菜色都还没上齐,在胤禛开口前,德亨先道:“今儿准备的挺丰盛,厨下都辛苦了,苏谙达,您看着赏吧。”

看胤禛这样子,能不罚就不错了,哪里还会赏?

德亨凑过去对胤禛道:“本是我要的急了,您别生气了,不至于。”

胤禛不悦道:“你是主子,伺候不好主子,要这些奴才何用。”

满屋子奴才包括苏培盛都跪下了。

德亨挠头,胤禛训奴才话的时候,德亨是不能插嘴的。

最后,今日园子里每一个人都罚了半月月银,让他们长记性,主子虽然不在,园子里该备的,也都要备齐了,再有下次,像这回一样,毛手毛脚的,要什么没什么,就不只是罚半个月月银这么简单了。

苏培盛罚了两个月的。

都是他这个内领大太监做的不称职,才让主子回园子,冷锅冷灶的,倒让府上小爷为他说话,替他开脱,成何体统!

苏培盛领罚,半点怨言都没有,德亨一直在替他说话,并没有让胤禛真的生起气来,他已经很感激了。

胤禛训完话,德亨伺候胤禛回了书房,爷儿两个继续秉烛夜谈。

【作者有话说】

这是存稿哦

李白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第 223 章

清朝设置海关, 允许岸上百姓和外洋贸易的目的是收取重额关税,充补国家京师财政,起到京师不受外省财政掣肘的作用。

外省自有其山川出产, 有财政来源,你京师有什么?

有皇帝,有八旗兵勇,有琳琅满目的皇家园林, 有

全部都是吃钱的玩意儿。

钱从哪里来?

要是全靠各省上交赋税,那这赋税是有变化的,若是少了,京师如何维持。

所以,京师有自己的财政来源,江、闽、浙、粤四海关收取的关税,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其中,以粤海关占比最重, 船多的时候, 几乎能占到其他三个海关加起来的一半还要多。

所以,一年一换, 每年,皇帝会从内务府中特简一郎中,派去粤海关收税,收完,带着银子,回京, 第二年, 再派另一个人去。

收来的海关税, 一开始是补足内务府开销, 后来是补足军备开销,现在,已经开始补户部官员俸禄、民生等开销了。

可见清朝的海关税,收取的有多重。

就算收的重,洋船仍旧络绎不绝,中国物产的丰富和运送这些物产所得暴利,从这里,也可见一斑。

而现在,德亨提出减税、甚至是免税,反其道而行,岂不是让海关失去了敛财这一层作用?

德亨解释道:“现如今,我们没有自己的海船,就算有了海船,海军、可靠的水手也没有,没有船、没有人,我们只能站在海岸上望洋兴叹。

但我们可以通过减税或者免税的方式,让有海船的人,将南洋的米给运送到宁波、福州、泉州、松江等这些海关处,然后向内陆输送,平抑米价。

白银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可以下令,凡是外洋来船,以白银采购者,减税几何,若是直接载着白银、黄金、铜锭等稀有矿藏来交易的,可以免税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