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20(25 / 37)

说话,你被罚的不冤。”

德亨就笑,胤禛罚他的名目千奇百怪,德亨早就习惯了。

康熙帝道:“可惜胤禛不在,否则,可以将他叫来,咱们爷们几个,一起说说这海运代漕运可不可行。”

虽然德亨看似将事情说明白了,但等真正动手实施的时候,将会千难万难。除了跟诸王公大臣们讨论,康熙帝还会召集所有臣子们开大朝会讨论,总要讨论出个具体章程来,才可施行。

德亨可不知康熙帝所想,他要是知道了,估计心里得拔凉拔凉的,但凡拿到朝堂上和那群臣子讨论过的政策,最后无不无疾而终,等真讨论出个结果来,黄花菜都凉了。

德亨是不可能去等他们的。

不过,让胤禛参与进来,德亨举双手赞成,德亨相信,只要胤禛愿意去做,海运这件事情,就十拿九稳了。

总会做成的。

德亨道:“雍亲王去盛京已经十多天了,按说,也该回京了。”

康熙帝颔首,跟李玉道:“你替朕去封信,催一催他,要没什么事儿,赶快回京。”

李玉:“嗻。”

德亨目送勤劳的李谙达离开,换了换站麻了的脚,康熙帝看到了,指着自己对面道:“你坐下说。”

德亨犹犹豫豫:“这不好吧?”

康熙帝:“朕让你坐,你就坐。”

好吧,德亨脱靴子,用力抽了抽鼻子,没有味道,就放心的盘腿坐到了康熙帝的对面。

康熙帝:

这小子总是在不经意间调皮一下,给你一个想翻他白眼的冲动。

李玉多么有眼色,刚传完信回来,见人都坐御炕上了,就立即转身,给德亨上了碗清茶来。

德亨有模有样的道谢,让李玉笑容更大了几分。

皇帝和人单独商议国事,这是阁老才有的待遇啊,李玉今儿,可是开了眼界了。

康熙帝沉吟片刻,道:“照你所说,如果这海运开起来,那沿岸补给,现在的海港,可还够用?”

德亨道:“臣以为,不管现在的海港是否可用,都需建设沿海城市。”

康熙帝点头,道:“朕记得,你刚才说,建造沿海城市,可解决士绅豪强土地兼并问题。”

德亨笑道:“皇上,其实这话是我说大了,按照现有的设想,只能解决江浙等沿海地区的土地兼并问题,因为这些地方的百姓,离海岸近,更能有实际作为。

您想,若是佃租士绅豪强家中田地的耕农们,都去沿海城市讨生活了,失去了耕农,士绅豪强的大片土地,要找谁耕种呢?”

康熙帝皱眉:“好好的熟田,无人耕种,岂不是荒芜了?”

德亨无所谓道:“良田当然是不能荒芜的,荒芜了,皇上就可以问罪这些士绅豪强,哪里来的这么多土地,居然还让荒芜了,简直罪大恶极。”

康熙帝笑道:“原来,你在这里等着他们呢。”

德亨:“百姓恋栈土地是根本,如果不是被逼无奈,他们是不会离开故土的。”

德亨这话,听着好似在说士绅豪强的可恶,实际上,他的打算是,将沿海城市搞的好好的,将谋生的机会搞的多多的,宣传搞的轰轰烈烈的。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被压迫的底层百姓去建设这些城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士绅豪强们的田无人可耕种。

但是,这涉及了一个统治者狭隘的思想,那就是禁止百姓随处移动,将他们束缚在土地上,才好愚弄他们,才好统治他们,他们才会乖乖的听话。

德亨打算建设的沿海城市,已经涉及开启民智问题了,所以,现在,德亨决定只是笼统的、有误导倾向的跟康熙帝说一说,建设城市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