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14 / 39)

张小郎君挤眉弄眼:“怎么样,我舅母做的青团好吃吧?”

张小郎君连连点头,竖起大拇指:“面皮儿又糯又韧,内馅儿又鲜又香,七娘没骗我。”

尹遥见张小郎君吃得香甜,也朝窦二娘笑道:“舅母还要做些豆沙馅儿和胡麻馅儿的,我本还想着,让七娘明日带到你家去。这下巧了,一会儿直接都给你装走,给老郎君和夫子也尝尝。”

“那我就不客气了,多谢三娘啦。”

“东家,洛州春买回来了。”几人正在闲聊,杜昭从酒铺沽酒回来了。

他方一进铺子,就瞧见尹家姐妹正跟几名客人聊得起劲,看起来很是熟稔的样子。

再仔细一瞧那一家三口,他不免愣住了:这是……南阳张氏的五郎?他明明应该今岁才入京,为何如今就在神都城?

“这是我们铺子新来的伙计,名叫杜昭。”尹遥给几人介绍,“杜昭,来拜见下张寺丞、窦娘子。”

“张寺丞,窦娘子。”杜昭上前行了一礼,踌躇了一下,还是没忍住问道,“不知寺丞领的,是九寺中的哪一寺?”

张寺丞瞧了杜昭一眼,这人虽不过是个伙计,可瞧着却也礼数周全,怎么一开口如此唐突?

不过看在尹遥的面子上,他但还是答了:“某领的乃是光禄丞。”

“原来竟是光禄丞……”杜昭喃喃道,有些魂不守舍地追问了句,“是刚赴任的吗?”

“都五六个月了,怎么了?”尹遥抢答,又马上瞪了他一眼:“你问这么多干嘛?”

这杜昭,往日里一副凡事不挂心、勤快又好说话的模样,怎么今日对着客人这般刨根问底?

杜昭回过神,摇摇头道只是随便问问,便借口要把酒送到后院儿,推门出去了。

“他大概就是好奇,你们别见怪。”到底是自家伙计,也不能落了他颜面,尹遥随便找了个台阶就下了。

“今日既是冲着我家春菜来的,那便尝尝春四鲜和翡翠春卷吧?”

张小郎君自是捧场:“尹姐姐做的我都爱吃!”

……

厨房的灶上,正小火焖煮着备好的汤汁儿。

去岁腌的咸肉切成厚片儿,热油下锅煸炒出油后,下入一早刚送来的豕排骨,煎至两面金黄,加入清水慢慢炖煮一个时辰,方形成这鲜香透白的汤汁。

尹遥从一旁架子上,拿出两根已剥好、洗净的春笋,这春笋今早方才冒出头儿,便被人挖了出来,小小一颗却又鲜又嫩,要当日吃才最美味。将春笋切成滚刀块儿,热油小火煸炒至表面发皱。

盛上几勺儿带咸肉和排骨的汤汁儿,倒入小砂锅中,大火烧开后,下入煸炒断生的春笋,小火焖煮一刻钟。

再抓一把已剥皮洗净的胡豆倒入砂锅。胡豆也即蚕豆,经过秋播、冬种、春收,这几日也才刚刚上市,正是最新鲜的时候,只需略煮片刻,便已软烂入味儿。

这四道原料都是再鲜不过的,不需放什么酱油、豆豉之类重口的佐料,只需以粗盐调味儿,再加少许饴糖提鲜,整个砂锅端上桌儿,闻一下便几乎鲜掉眉毛了!

另一道翡翠春卷,则是以波棱菜和面,将面团染成翠绿的颜色,醒发后擀成一个个巴掌大、薄薄的小面饼。

香菇丝、桑耳丝、黄豆芽下锅煸炒出香味儿,加以少许生粉勾芡,晾凉后作为馅儿料,填到面饼上,卷起、对折成一个个小卷儿,再以生粉水封口。

将这包好的春卷儿下锅油煎,至表面略微变色即可出锅,这煎好的春卷儿色泽碧绿,饱含着再清新不过的春日气息。

“三娘这手艺,可是越发好了。”窦二娘一脸惊喜地瞧着面前的菜肴。

她给自个儿和儿子都盛了碗汤,张小郎君顾不上烫,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