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地的第一步,当年如意楼不也是这样起家的吗?
看来要去探探虚实才行。
……
“罗珊娜,你跟舅母好好看铺子,我出去一趟。”跟罗珊娜打了个招呼,尹遥准备出门去维护下老客户,看看手头这些试吃的食店和代售的茶楼酒肆,最近的情况如何,顺便再逛逛南市,寻找些新*的合作伙伴,尤其是金银玉石铺子之类的,来发掘一下莲花酥的潜在客户。
刚走出去没两步,便听到身后罗珊娜唤她:“三娘等等,这里有位郎君找你,说要预订百花酥呢!”
开口就预订百花酥的,基本都是她的大客户,尹遥一听这话,便折了回来,准备与这位郎君详谈一番。
此刻盛郎君正在打量沈记的铺子,原来是家新开铺子,难怪他从前没听过。记得这里上个月还叫做“盛记糕饼铺”,店主跟他是本家来着,想不到才开了没两个月,就关门走人了,这回知晓南市的生意,不像家乡那般好做了吧?
闻言他又扭头,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尹遥一番,道:“这位小娘子便是沈记的店家?想不到竟如此年轻。百花酥便是你做的?”
尹遥颔首,又热情招呼道:“请问盛郎君想订几盒百花酥,是什么时候要呢?”
盛郎君没答话,而是道:“小娘子,我能先瞧瞧货吗?”
这话倒是有些稀奇,这位盛郎君尹遥还是头一回见,虽说这些时日以来,也时有收了沈记老客户百花酥年礼的人家,觉着这糕饼新奇有趣儿,便又差了仆从来订购,但她还没见过不知百花酥长什么样儿、要先瞧瞧才行的客人。
尹遥开了两辈子饭馆儿,虽不说有什么识人相面的本事,但来铺子的客人是随便逛逛呢,还是专程前来呢,是买来自个儿吃呢,还是带回去给家里人呢,或是毫无感情的打工人,只是听了主家的吩咐来办事儿呢,这么一个照面,她也能看个大差不差。
不过眼前儿这位自称姓盛的郎君,要她看来,却是哪种都不大像。比打工人多了些真情实感,但这真情实感又不像是冲着美味来的……
不过反正来者是客嘛,倒也没必要对客人追根究底,促成生意才是最重要的。
估摸着三言两语谈不下来,尹遥便请盛郎君一道儿进了铺子,二人坐定后,她先给对方倒了杯茶。
盛郎君方才在铺子外转悠了一会儿,这会儿确实觉着有些冷,看这小娘子待客殷勤,便端起了桌上的杯子,想喝点儿暖暖身子。
罗珊娜素喜牛乳,留在铺面招呼客人又是半露天,尹遥怕她会觉着冷,因此这杯子里盛的,是自制的热牛乳茶。
如今距离茶圣陆羽先生出生,还要将近五十年,距离他撰写出三卷《茶经》,还要七十多年。这个时代的唐朝人,喝茶还是如同拌芝麻糊一般,会往茶汤里混合葱、姜、花椒、桂皮……那个滋味儿,尹遥尝过一次,就再也敬谢不敏了。
茶饼掰碎,用火炙烤几次至完全脱去水分,将碎茶装入粗布缝制的小袋子中,投进清水锅中,小火熬煮两个时辰,待茶汤浓郁后,与新鲜牛乳混合,加少许蜂蜜调味儿,就已是再香甜不过了。
盛郎君这一杯热牛乳茶喝下肚,整个人都暖上了三分。
恰好这会儿铺子里还有几盒做好的百花酥,客人说是晚些来取,尹遥便去后厨取了一盒,又打开给盛郎君看了一看。
跟他之前估摸的差不多,这所谓的百花酥,也不过就是做得样式更多、更新奇些的酥皮糕饼罢了。只是这年节生意十分要紧,却不能让这小铺子给抢了去。
盛郎君放下手中杯子,斟酌着开了口:“小娘子,我的确要买你这百花酥,不过不是糕饼,而是配方。”
“配方?”
“没错儿,我愿意出二十贯,买下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