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4 / 30)

我来两个!”

“我这儿有辛辣和酱香两种口味,您想要哪个?还是每样来一个尝尝?”见食客说两样都想尝试一下,她便利索地从两层蒸笼中各夹了一个,装好递了过去。

食客迫不及待接过,又一口咬下。嚯,还真是满满的豆腐馅儿!

他先品尝的是那香辣味儿的,豆腐馅儿裹满了辛辣的茱萸油,里面还夹杂着少许豕肉碎,吃在嘴里可真是又滑又香。

再一仔细咀嚼,他又发现,这豆腐跟以往吃得似乎有些不同,没有了卤水的涩口,还更加嫩滑,简直可以说是入口即化。

又换成酱香的咬了一口,同样嫩滑的豆腐,只是味道从辛辣转为馥郁,也是一样的美味诱人!

“前面的郎君你快点儿,我们还排着队呢!”后面的食客一听说今儿竟是平价的豆腐蒸饼,又见这打头儿的吃得如此香,不免焦急地催促起来,生怕排在后面就买不到了,一时间热闹极了。

说起这豆腐,倒不是尹遥有什么特殊渠道,能够低价采买到盐卤,而是她还知晓有另外一物,可以作为替代品,那便是——石膏。

石膏在唐代也叫做“凝水石”,是开采出来的天然石膏矿,在洗净杂质和泥土后,再经煅烧炮制所成。

相比于现代将其广泛运用于建筑与装饰领域,这个时代更多的,却是作为一味药材来使用,具有敛疮生肌和收湿止血的功效。

前几日费郎君已将磨好的面粉给送了回来,尹遥检查了一圈儿,对方平日里便以这行当糊口,家里特意置了大型石磨,磨起面粉来,倒是比她在家自己磨的要细多了,质量真是不错。

她再也不用担心面粉不够用了,只要能卖得掉,每日想做多少便做多少。

满意地付好尾款,又得知对方家中除了干磨的石磨外,还有架水磨的,尹遥便让他扛了些黄豆回去,泡水磨成豆浆再送回来。

昨儿她从张家出来后,便去了药铺,买了二两磨好的石膏粉。

到家后,将费郎君白日里送回的豆浆煮开,过滤去除豆渣,把半两石膏粉以清水化开,缓慢倒入豆浆中,稍作搅拌至凝固,再倒入木盆,上压一块石板,静置半个时辰,就成了洁白细腻的豆腐。

这石膏豆腐在后世也叫做“南豆腐”或“嫩豆腐”,因用石膏做凝固剂时,黄豆蛋白的凝固速度会慢些,因此相比于使用盐卤的“北豆腐”,它含水量更高,也更加软嫩细滑。

将豆腐切碎后加入炒熟的肉馅儿,再佐以茱萸油或酱汁,调成豆腐馅儿,包到蒸饼里,真可谓是细而不腻、滑而不散,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

更何况如今隔壁摊儿的普通蒸饼,也都涨到四文钱一个了,都是同样的价格,这沈记可是豆腐馅儿的,大伙儿还不趁这机会多买几个?不仅自个儿能解馋,更可以带回去送给家人朋友,那多有面子啊!

前一日在张家忙到很晚才回去,尹遥跟陆娘子加班加点也就包了两百个蒸饼,一会儿就全都卖光了,还有从其他摊位赶过来没买到的,免不了唉声叹气一番。

收摊回家,七娘雀跃着跑进了主屋,朝自家阿婆通报战果:就这一早晨,她们足足入账八百文!

而且这豆腐蒸饼虽然同其他早餐摊儿一样,涨价卖到了四文钱,可不论是麦子还是黄豆,都是尹遥在涨价前囤好的,石膏的用量也十分有限,又只需要加一点点豕肉提味儿,因此成本不但没有涨,反倒比之前的鲜肉蒸饼还要低。

每卖出一个,她就能赚三文钱,就方才那一会儿,她可就赚了足足六百文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买到的食客们,还都觉得是自己赚到了!

这豆腐蒸饼如此受欢迎,尹遥决定了,明天还可以再多卖两百个,不过可不能等到晚上再点灯熬油,否则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