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18 / 29)

皇太女 清淮晓色 77874 字 5天前

真正赶起路来要走的距离绝对说不上近!

卓业稷办差归京,不是赶去救火,不可能连夜赶路,中间一定会找个正经地方投宿。

温少卿来之前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没想到谈照微此刻一语道破,惊讶之余颇为愉快的眨了眨眼,心想这次终于不是和傻子同僚一起出门办差。

卢县令一愣,短暂地张口结舌,显然这个问题超出了他做的准备,连忙转头叫人。

幸好他带来的属下还算靠谱,鼓足勇气上前:“禀天使,卑下沿路排查过沿途客栈,没有得到线索。”

谈照微皱眉:“只排查了客栈?”

温少卿摇头,问谈照微借来舆图,估量着距离一指:“按行安目击者的说法,卓寺丞等人出城时骑马而非乘车,当日晚间估计应该走到这个位置。”

谈照微明白他的意思:“山外。”

温少卿递回舆图,淡淡道:“这里即使有客栈,多半也是乡野小店,最廉价的大通铺,不可能干净舒适满足卓寺丞的需求。如果是我,会就近选择农家投宿。”

他微微一笑,不再询问,只道:“把询问情况、相关线索、涉事人员全部汇总之后送到这里来,从现在起,大理寺寺丞卓业稷及随行人员失踪一案,由我们接管。”

陈繁忙不迭地点头。

谈世子目下无尘,说话可就远不及刑案出身的温少卿客气了,冷冰冰地补充:“希望司州方面守口如瓶,避免线索外泄。事涉官员安危,如有擅自泄露线索者,视同谋害朝廷命官,就地诛杀。”

话语声调没有任何疾言厉色的意思,但两县县令双双打了个寒噤,连带着陈繁周身也升起一阵寒意,连忙应声。

见气氛太过冷凝,温少卿敲敲桌子,缓和了一下气氛:“各位不必太过紧张,我等奉天子谕旨前来查案,少不了与本地相互协作。后面还有需要依仗各位的地方,先说一句有劳。”

不管是不是套话,总之有了温少卿这句话,公堂上的气氛总算缓和了一点。

尽管下面两位县令很不适应从公堂上面坐到下面的感觉,整个人表现非常不自在,但温少卿也懒得继续理会他们,别过头对陈繁点了点头:“陈使君从州治赶到行安,辛苦了。”

使君本该用来称呼州郡长官,但官场交际时尊称常常膨胀使用,陈繁为一州别驾,倒也担得起。

陈繁连忙道:“这是下官分内之事,何谈辛苦。”

顿了一顿,他又苦笑道:“不瞒天使,下官的父亲曾经受教于卓公门下。”

不但温少卿,就连谈照微都颇为惊讶,抬头看向陈繁。

温少卿说:“喔,原来陈使君是卓公徒孙。”

陈繁连道不敢,又苦笑道:“卓公对家父曾有授业之恩,如今卓公孙女却在司州地界下落不明。下官若是不尽力协助,恐怕死后都无颜面对家父。”

卓公指的是卓业稷祖父卓瀚,汲郡卓氏上一任家主。

齐朝时,卓瀚便以精于刑狱、明察善断著称,历任大理寺、京兆、刑部,最后于刑部尚书之位告老。后来数任三法司主官,多半出自卓瀚门下。

大楚立国后,朝廷编修《刑狱总辑》,彼时卓瀚已然垂垂老矣,但他名声在外,皇帝依然下旨,令卓瀚挂名《刑狱总辑》总裁官,可惜书尚未修好,卓瀚便因病过世。

卓业稷便是卓瀚的孙女,卓氏长房嫡长女,相传幼年便展现出深肖祖父的聪敏,被卓瀚亲自隔代指定,抱到膝下教养过一段时间,后来才送到京中做太女伴读。

所谓业稷,实为‘业继’,汲郡卓氏倾力栽培二十年的希望,预备再出一个位列九卿的卓公。

名门子嗣说珍贵也珍贵,说廉价也廉价,但如同卓业稷这般倾尽心血、耗竭资源捧出来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