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13 / 32)

皇太女 清淮晓色 93017 字 4天前

入动乱的可能就会变得很小。

但水路又有相应的坏处:极度封闭,虽说不易卷入外部动乱,但船内本身如果存在问题, 可以说逃都没地方逃。

苏惠自己倒是善于游泳,可他不能让太女和储妃跟着游回岸上。

所以苏惠坚持要联系朝廷的人,搭一条确保可靠无虞的船只。

问题就出在这里。

时至八月,临近中秋,水路更加繁忙,苏惠无法拿出内卫副统领的身份压人, 那等同于扯着嗓子把景昭的身份昭告天下, 所以就只能按常规流程——是人等船,而非船等人。

因此,八月十六, 才能乘船离开。

利用多出来的几天时间,景昭决定摸一摸本郡人口倒卖行业的底。

出门抛头露面的当然是苏惠,又朝裴令之借来积素帮忙,景昭自然不是吩咐过后就高坐堂上等候捷报的性格,亲自跟出门,也兼视察本地民情。

客栈小院里只剩裴令之和穆嫔面面相觑。

到底一路同行,气氛弄得太尴尬总是不好,裴令之起意想要缓和气氛,却发现自从抓获周熊那夜之后,穆嫔对他的态度要和缓很多。

穆嫔过去对待裴令之带着半遮半掩的警惕戒备,如今尽数收敛,虽然还是有些僵硬和避嫌,但态度几乎是一夜之间翻转。

裴令之猜测小苏女郎翻转的态度,必然有她‘姐姐’背后授意。

穆嫔有意结交,裴令之的心胸也不算狭窄,他从痛失挚友的伤痛中勉强缓过气来,认真想要与人缓和关系,效果是极为明显的。

没两日,穆嫔已经开始向他请教南方诸世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脉络了。

这些消息,离京前穆嫔自然也看过。

她随太女南下,本身便承担着一部分对外往来的任务。只是由于之前到处奔忙,用不上穆嫔出去交际,她暂时把这部分任务放下。

如今有了谙熟南方世家的裴令之,穆嫔立刻抓紧难得的空闲时间,向他虚心请教,打听内幕。

颍川穆氏亦是北方名门,穆嫔自幼学背北方各族姻亲脉络,真论起这些盘根错节的亲戚关系,她上手就能捋清七八分。

见她肯学,裴令之并不藏私。

一个肯学,一个肯教。

尚存的僵硬气氛渐渐缓和。

随着小院中的僵硬气氛消散,小院外时间也在不断流逝。

在苏惠的主导和努力下,他们找到了很多线索。

首先是苏惠跟踪出来的那条路线。

他认为从脂粉铺到消金坊,传递信息的路线太过复杂,节点太多,所以是否存在一种可能——周熊等小喽啰的消息只是很不起眼的顺带传递,这条路线有着更大的作用。

梧桐巷子与之同理。

这间宅子不可能只用于周熊四人的掳掠,说不定也有其他用途。

于是苏惠亲自去观察线路。

与此同时,由于城中流民越来越多,很多原本平静度日的庶民在粮价和动乱两重冲击下,迅速变成了流民,街头插着草标卖身的男女和被丢弃在庵堂前的弃婴顿时多了不少。

和庐江不同。

庐江由南方九州精心设计,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展示给北方看的一幅美妙画卷,所以朝廷的采风使还有余力潜入,扎根设置庙宇、慈幼堂等,非但能安抚民心,还能救济穷困。

宜城不行。

这里是南方全然掌控的地盘,朝廷没有余力在这里做更多,自然也没有什么成气候的慈幼堂之类。

街边有许多饿的面黄肌瘦的孩童,看着还未成人,十分可怜老实,但实际打起交道来,就会发现他们早已抱起团来,分为数个团体,甚至各自划分了领地,偷抢劫骗无所不为,比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