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霜景亲亲抱抱他们,也不与哥哥姐姐玩。施霜景装不知道,反正每天都问要不要抱,不要就拉倒,绝不问第二次。一周后,荞荞先败阵,还是很想妈妈,麦麦多坚持了一天,最终还是投入了妈妈的怀抱。荞荞麦麦是犟种,难道施霜景不是?
玉米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平日有课业要忙,双胞胎出生时玉米十岁,双胞胎再长大一些,玉米就要小学毕业了。他知道自己搞不定这对龙凤胎,就有避着走的意思,反正每天他都会去后山工作室独占施霜景。爸爸妈妈把陪孩子的时间分割得很细碎,所以爸爸妈妈尽量为每个孩子创造出独特的相处时光。
对玉米,他会在施霜景跟前写作业,然后会在睡前花一个小时与罗爱曜下围棋——这是罗爱曜要求的,他允许玉米玩麻将,但玉米也需要延时满足的智力刺激,罗爱曜要磨玉米的心性;剩下的时间,玉米是大孩子了,需要自己的空间,其实挺满意爸妈去忙别的事。对豆豆,她不愿意去上幼儿园,白天直接进寺,上午跟爸爸学经,下午去妈妈的会计办公室做吉祥物,最近罗爱曜在教豆豆用法器,她便拿着法器在会计办公室的一角自己摆弄,一人能玩好久好久。
对荞荞麦麦,他们既是分开的独立个体,又能视作不可分离的统一存在。他们会占领罗爱曜的早晨与施霜景的睡前时光。说是早晨,其实比早晨更早——凌晨三点钟。是的。罗爱曜采用了师父不空三藏的时间表,在凌晨三点到早上七点期间教荞荞麦麦经文仪轨,提前耗光他们的能量,他们白天睡觉,也能让保姆阿姨们轻松一些。龙凤胎直到傍晚才重新活跃,施霜景会在睡前陪荞荞麦麦干一切他们想干的事,只要这些事是安全的,玩累了,哄睡他们,施霜景有时也会同他们一起睡去。这一时间表持续到荞荞麦麦四岁,然后回到了最普通的育儿时间表。
家里四个孩子,施霜景和罗爱曜的事业崩盘整整三年。荞荞麦麦四岁那年,好像忽然开了人窍,没了那种夹生的非人感。玉米上初中,豆豆上小学,荞荞麦麦跟罗爱曜去莲相寺学经。这个家的大浪终于止息,水波常规,阳光常规,施霜景这个船长终于能松开船舵,满手湿汗。
施霜景得以定心,镜头复又稳固,这是最新版本的日常故事,一家六口,特此呈现。
早上六点,田阿姨与姚阿姨会进家准备早餐,六个人的早饭,再不丰盛也得量大。一般是施霜景最先下楼,阿姨们做好什么他就先吃什么,半点不挑。吃过早餐,他进工作室处理前一天未完的工作,或是静静瘫坐在客厅的大沙发上发呆。七点一刻,豆豆下楼吃早餐,与她的外表形成反差的是,她早餐喜欢吃重油、重糖的东西,姚阿姨很会做糖油混合物,豆豆的最高记录是一早上吃了五个糖饼。七点半,玉米下楼,对餐桌上有的东西一通风卷残云,明明是他下楼晚了,他竟然还催豆豆吃快一些——因为玉米要骑自行车下山,顺便送妹妹上学。
早上八点半,罗爱曜起床,去儿童房叫醒荞荞麦麦,替二人洗漱,大约九点出现在餐厅。阿姨会帮他们加热早餐或是现做。荞荞麦麦喜欢吃蛋饼,罗爱曜喝粥。吃过早餐,罗爱曜会拎着两个小毛头去莲相寺,阿姨们开启一天的家务工作。
与罗爱曜相比,施霜景一天内回家的频率更多,时间也不固定。不过也有特殊情况。罗爱曜与施霜景二人生活那些年,购物采买的欲望有所缓解,可这几年家里孩子多了,罗爱曜这个佛子也心力交瘁,竟然又开始打扮自己。他家定时有买手店和奢侈品衣橱上门,布置好等罗爱曜一家人回来试衣、购买。平日家里快递也多,产生无数包装垃圾,他们住山上,垃圾车一周收两回垃圾,阿姨们还要做垃圾分类,真的很辛苦。
施霜景中午会带荞荞麦麦回家吃午饭,陪孩子睡午觉,下午又将孩子们送回莲相寺,简直是把莲相寺当幼儿园。施霜景现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