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品尝米饭,米粒细长些外,口味尝着并不如一年两熟和辽东那边一年一熟的香甜。
范云:“娘子,你吃惯了去壳的精米,这样的发放前会掺些沙子和小石子对百姓们来说可已经跟过年似的,能吃饱救活人就没缺点。”
杨竹西:“我知道,不过我本以为那边你说的天气比江南更炎热,我以为会更好吃。”
范云笑了,“是呀,有那么好的田地和气候,那边佛教却很奇葩,我跟你说”
杨竹西突然偏过头看着他,“你来京城没出过家乡那小地方,可怎么天下五湖四海和远海外的藩国,你都能这么了解呢,游记上可没有。”
范云本还要说,这下闭上嘴。
又是被质疑的一天,但说出是翰林院内看到的典籍,她就又信了。
范云心里有点难受,他可以什么事都说,都分享,不瞒着她。
唯独这件事,他永远不打算说出来。
杨竹西吃着饭心下美着,她怎么会不知道是哄她呢。
但她就乐意看时不时急着找理由的模样,一辈子玩不够。
饭后两人分着一份份,出门去巷子内左右邻居分享了些。
每去一家,下人一见着人就是高声领进屋。
主人家高兴又说实在没什么东西给,看的夫妻俩笑,忙说没什么。
出来后擦擦额前汗,两人手拉着手晃悠着逛了圈才回家。
范云在朝堂上跟曹公公和同僚们了解矿山的事情,竹西在家预备起波澜,养精蓄锐。
休假日,玉宁赶着回去过中秋,早上夫妻俩送到城门口。
来往百姓就见这一车车箱子,就知道定是大户人家的亲戚。
吴玉宁也没想到这次来,走的时候这么大排场。
不说吃食穿用上,未婚妻的镯子和首饰,弟妹竹西都给准备了好些匣子。
老家的亲戚朋友都盒子上贴了名字,就连手下都每人两匹布料,外加赏钱。
弄的捕快们这还没走就问,啥时候他这个做头的还带他们来。
厨娘手艺比家里吃的花样多又好吃,吃住都不花钱,还能京城玩耍,县城里的这些衙役哪过过这样的日子。
要不是头儿打定主意说走,在这不过中秋他们也愿意。
过中秋家里不就那么回事,走的时候这各个不舍的回头再回头。
吴玉宁一个眼神,讨好的笑说想家了,这回家高兴。
听这话满意的点头,骑在第一个。
其后的捕快忙跟上,这讨好头儿争取下次机会,可不能让其他人给抢了机会。
看着离去,范云揽着娘子说回家。
杨竹西捏了捏他的腮帮子,范云握着她的手放下,“真没事,等我爹娘姥姥他们来要见我瘦了才担心呢,我得把自己照顾的很好,他们才高兴。”
她笑夸这才对,上了马车后靠在他肩膀上闻着他的气味,闭上眼数着车轮的滚动声。
【作者有话说】
英雄不问出处——出自元明诗人杨基《感怀》
第82章 第82章
◎入V六十三天◎
朝堂上前脚陛下赏赐,后脚御史台的张佥都御史就被弹劾。
郑衿笙看着同乡同书院的,满眼不可置信。
但其没给眼神,弹劾起之前的布政使张藩台,证据确凿。
范云在翰林院的队列,第一时刻就是有什么把柄被拿住了,威胁下不得不从。
也或许是被引诱,做出这种铁了心投靠之事。
灾民之事一解决,反扑开始了。
张御史地方上的贪赃都被查了出来,贿赂钦差,赋税也作假。
就连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