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2 / 31)

二次做言官,竟然听到了自己的建议,被翰林院学士当成自己的说出。

看着学士大人被陛下夸赞后,口称老臣分内之职,范云拿着毛笔的手停顿了下来。

殿内空阔宽大,可此刻耳朵听着,好似不真切。

身旁小太监和同僚言官碰了下他的胳膊,范云笑笑低头记下。

接着吏部尚书出来,说出的其中也有范云写出的意思,只是修改些,但意思明明是一样的。

范云自己写出的,现在记载的是旁人的名字。

跟着陛下身后走去御书房中途,前面侍讲学士过来说了一段话。

学士大人是觉的建议实在太好,怕一个从六品官员的折子都上不到龙案上,所以才出此下策。

范云转头欣喜表情,“上官放心,我知晓,还请转告学士大人,下官懂。”

常侍讲见其毫不在意,说只要对百姓有用,就没白费,拍拍肩膀说有前途。

得意的走到上官面前,弯腰禀告,获得个满意的眼神。

范云看在眼里,脚步迈步无停顿。

廊外的天空阴沉沉的,乌云蔽日。

进入御书房内,点起了造型各异的铜器油灯。

有燃烧的亮光,可看不到烟飘出来,好似铜器本身在发光。

范云记载下选定的官员,文官各派争权夺利,但对皇帝更默契的深层对抗。

看出来皇帝选定的,官员们都是说不妥,各部自己推出来的夸很多词。

御书房议事完,户部尚书又让曹公公带了进来。

宫内该修补的大殿修补的钱财,工部那边要签字的单子实树比之前预料的多。

龙案一侧,范云记载着,看到尾,是想掏皇帝内帑的心思。

修补宫殿,是陛下和妃子等居住,户部全出,没钱。

旁观者清,陛下可以喜好来想怎么样怎么样,但就是不能有钱。

一刻钟后,皇帝又拿出内帑的银子,户部尚书前脚脸还苦着,后脚走出门槛,身形轻跃。

下午申时(3点)皇帝加餐,范云意外的也获得了两块糕点。

还是陛下让曹公公端过来的,此刻只太监宫女在,没同僚。

范云接过快速吃下,没想到银针试过的餐,他有一天能吃上。

皇上帕子擦完嘴,将叫过来,要翻看记载。

范云心想晚上就上交,可手上直接递交曹公公。

皇帝接过说要小憩往后殿走,范云站门口走廊处。

此刻看着宫内那一点点四方天空,回想上午的情景。

当时闹出来是下下策,即便说是自己写的又如何。

下官告上官,连坐之罪。

正三品的翰林学士,好大好高的官位。

说一声都觉的是给下官个好,捏住手里的毛笔,真不甘心被当路边小石子的不起眼。

半个时辰后,皇上小憩结束,开始处理折子。

范云发现,陛下好似没睡,但又心情很好的样子,眼尾褶皱都带着笑意。

记录的纸张回到自己手里,接着回归职责。

范云发现皇上眼睛看几个折子就费事,让曹公公念出来。

然后让刻上已阅的章印,或是自己写上几句批语。

念的都是告苦的,没几个让心情好的。

各省都是难处,鱼米之乡今年也雨水多减产,还要拨出米粮来去给南直隶和闵省。

就一个意思,希望少拨点。

范云此刻知晓,原来收不上税,米粮一直每年是湖省调拨。

就说南直隶那些读书人免税,怎么可能收上来够一个省百姓吃的。

曹公公发现言官有些波动又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