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3 / 28)

边听着,脑子里想着不可能去的,来回钱财和时间,俩人去到干啥,怕是话都听不懂。

哪有功夫去,也没本事去,家里人也不会允许。

可俩人一向都信范云的,这话还是听了心里去。

打开米糕吃着,又软又有嚼劲,再加上顶端花蜜的香甜。

一直吃面食,从未吃过的二人,真没想到天底下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大米竟然也能做成这么好吃的东西?”俩人不停说长见识了。

范云瞧着,笑着说府城还有很多听都没听过的好吃的。

他直指北方,“我之前没去,也不知道这米糕啊,还是得出去长见识。”

俩人点点头,吃的越发珍惜。

隔天一早,范云和爹就去私塾,昨个回来下午了,当然早上来好。

幸亏听学才讲了变化,变化不少。

俩学堂了,一个还是那些熟人,一个是五、六岁的几个孩子的新学堂。

学费也涨了,不过不包括旧班。

想起昨个学才说,肯定是等着范云离开私塾,就一起涨的。

名声在外,教出能中廪生的秀才,县城里都不敢提只是个童生了,周边村落都认可。

范云觉的,孟夫子基础很扎实,只朝廷策问上过不去,也等于说不通治理庶务。

但教孩子,通俗易懂就一等了。

送上礼品,孟夫子不停说好呀,真不愧是最让他感到骄傲的学子。

范云就趁着高兴问:“夫子,那女娃子能进来学俩字吗,年纪大点的也能行不,能认识些字,会写自己名字就行。”

孟夫子疑惑:“什么意思?”

“就是我想我舅舅家的,我叔伯家的哥哥妹妹,大字不识一个,我现在有能力帮助他们了。”

孟夫子沉吟着说想想,范三郎都蒙了的站一旁。

说想两天再说,范云点头。

走出来把吃食拿去分发给徐鸣他们,笑着说上些话,然后父子两个走出学堂。

范三郎出来就叹气:“孩子,你总这么操心,但那多娃得多少钱啊,咱平日里帮衬点,不也算帮吗。”

范云看着爹,“钱是死的,人会认字,能带来的更多。”

只是听着爹说攒钱,留着等以后用,就明白大人们的心思,能不动就不动,除非花在他身上。

“爹,钱又不能下崽,您说是吧。”

范三郎笑着摇摇头,“花可以花,但得有借条。”

范云说当然啊,要不然不珍惜机会咋办,知道来之不易,才会更用功。

这下范三郎放心了,摸摸娃的脑袋,伴着阳光往家走去。

第42章 第42章

◎入V第二十三天◎

一年一次的麦收时节,风一吹,犹如金黄色的海浪。

范云穿着带补丁的褐色短衣裤,蒙着头脸,跟家人身后把成捆的抱地头上去。

来回跑动,浑身都是麦刺。

抱完后,再提着篮子拨动麦秆,找出掉落的麦穗。

大人们直起身子来歇口气,劝孩子回家休息,说不用他干。

范云当没听见,还说不累。

大人们擦擦汗露出笑,浑身是劲的转身接着忙。

周边人家割完后,都来给帮忙,连里长和族长一家都拿着镰刀过来给割。

吴玉宁闷头割的刷刷的,陈学才也咬着牙不落下。

俩人那手,家里人都说是拿毛笔的手,没让下过地。

没想到头回下地,还不是自家的地。

老吴头去自家瓜地弄了不老少,直接请着吃。

人多力量大,等范家人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