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父看了一眼涂翡,她坐在椅子上,坐姿闲适中带着笔挺,帽檐压得有些低,阳光打下的阴影遮住了她的眉眼,让人看不清她的情绪。
——完全没有走的意思。
他又看向池步湘,想让他去开门,但池步湘注意力都在涂翡身上,一个眼神没给他。
池崇新只能起身自己去。
池步湘把椅子挪到涂翡旁边,低声问:“你转业了?”
“嗯,镇北派出所。”涂翡看池父走远了,低声问:“分配办应该是做下乡动员的,你怎么想?”
看着涂翡眼里的认真,池步湘今天略迟缓的脑子重新运转,他一下抓住了重点:“不是自愿的?”
涂翡来的时间太巧了。
如果不是有什么变故,她不会这么问。
涂翡很喜欢池步湘的敏锐,和聪明人聊天果然轻松。
她低声说:“算是半自愿,适龄的待业青年都是动员对象,今年东风公社至少要动员145名知青。”
昨天开完会,她就找分配办问了。
张阿姨被池父迎进屋。
她是个40来岁的女同志,梳着□□头,很干练,脸上带着笑意:“哎,步湘也在家呢,我特意来找你的。老池,这位是?”
池父干笑了两声,略带尴尬地给俩人做介绍:“这是步潇的战友,过来看看我们。小翡啊,这是分配办的张翠芬张阿姨。”
张翠芬热情地和涂翡打了招呼,实际没太在意。池家离婚那都是十五年前的事儿了。
孩子他妈带着老大去了芬兰县,这么多年就没见这孩子回来过,听说去当兵了。
步潇都没回来过,这姑娘能自己过来,估计和李步潇关系不一般。
但这双方多年不联系,这姑娘和池家关系也不大。各种猜测在脑子里转了一圈,她看向池步湘:“步湘啊,今天有个好事告诉你!”
听见张翠芬的话,他笑出了声:“张阿姨,是不是我的工作下来了?这可是好消息啊,去哪?我肯定服从组织安排!”
145人,整个东风公社有多少待业青年?两家至少得下乡一个?
这些年有不少人选了下乡这条路。但他肯定是不想的,不然早就下了。
张翠芬尴尬地笑笑:“现在城里工作紧张,哪那么容易就分配!我今天来,是问问你有没有下乡的想法,你天天在家这么呆着,也不是个事啊?
我昨天刚开会回来,今年咱们江城要动员大批知识青年下乡搞建设,你江大肄业,分配办肯定要给你留一个名额……找个出路,才不浪费你学的一身本事,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池父若有所思:“我倒是劝过他下乡,但他不听我的,我是管不了他。大姐,你再给我说说下乡的事?”
张翠芬一看这事有谱,高兴了许多。池家是她走的第五家,前几家都不太情愿。
“老池,你也知道这城里吃粮指标低,这几年粮食吃紧,家家没有余粮。
步湘这么闲在家,一个大小伙子,饭都吃不饱。别的地方不说,就咱这北大荒是不缺粮的!咱插队到农村,和社员一起挣公分……”
池父越听越动心,他以前没考虑过让池步湘下乡,主要是因为城市户口。下乡户口就转到了农村,他有点舍不得,城里起码吃粮本啊。
但听张翠芬这么一说,全城的青年都面临下乡问题,那还怕个球?这么多人,就算下乡,那也得有回来的一天吧?
下乡苦是苦了点,但这是顺应政策,顺应时代潮流!
池父和张翠芬聊得火热,池步湘和涂翡在边上一句话都没说。
终于张翠芬说了最关键的话:“可是决定下乡了?步湘报个名?”
池步湘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