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是花花公子,由于结婚前装得太好,结婚后姚思晴忍受不了这种枕边人像忽然换了个人似的落差,进而精神疾病发作。
后来姚思晴去世,江稚和江爸爸江妈妈一起帮陆予琛操办姚思晴的丧事,江稚才听到陆予琛对自己说:“我妈妈是被爸爸逼疯的。”
“但我妈妈临走前跟我说,让我不要怪我爸爸,因为至少他没对不起我,当初之所以我妈妈会带我走,也是她执意要这么做的。她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丈夫了,不能没有我,不然她会彻底疯掉。她也不允许我爸爸找人联系我,因为一旦被她发现,她会威胁对方,说要带着我一起死。”
江稚沉默一会儿,问陆予琛:“那你怪你爸爸吗?”
陆予琛脸上冷冷的,不带什么感情地道:“我和他不熟。”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是我妈妈生的,也是我妈妈带大的,跟他没什么关系。”
之后有一天,江稚突发奇想,在网上查了查关于陆博成的资料。
有个八卦营销号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写了点关于陆博成和前妻的事。
文章说,陆博成有一次在饭局上偶然提过自己和前妻离婚的原因,说是前妻在感情里道德感太强,对自己的要求也太高,总是希望他能时时刻刻陪着自己,甚至不允许他晚归,或者在外面留宿,陆博成受不了,所以才会提出和前妻离婚。
当时那个八卦营销号还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觉得对陆博成深表同情,说是像陆博成这样的成功人士,不可能不在外沾花惹草,有时候为了谈生意,也不可能不在外留宿,若是身边人这样不懂事,那确实是没有“嫁入豪门”的命。
当时江稚嗤之以鼻,顺手就把这篇文章点了举报,理由是作者观点偏颇,有宣扬不良价值观的嫌疑。
虽然江稚赞同,像陆博成这样工作忙碌的人,确实有可能经常会在外留宿,但他不赞成对方说的,成功人士就一定会在外沾花惹草。
说白了,人的行为是受自我控制的,品行端不端,全看一个人的价值观和自制力。他也不赞成营销号说的,称陆博成前妻那些行为是“不懂事”。
若感情中,人人都不希望另一半陪伴自己,最好离自己远点,那还谈什么恋爱呢?不若自己一个人过更好。
他觉得,不但这篇文章观点偏颇,而且很有可能陆博成的原话根本不是那个意思,亦或者那根本不是姚思晴的原意。
或者,陆博成根本没在饭局上说过那段话。
但现在,陆予琛忽然提起姚思晴,便让江稚无端想起了那篇曾被他举报过的公众号文章。
陆予琛道:“我觉得喜欢一个人就要全心全意,我做不到像你这样,说拿起就拿起,说放下就放下。”
“小琛……”江稚想解释,但发现说什么都显得那么无力。
确实,他当时还不成熟,说分手就分手,事后为了让陆予琛放下他,单方和陆予琛切断联系,之后又优柔寡断,觉得自己还能和陆予琛做朋友。
怎么说他们之前也还有层亲情,怎么就到最后闹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呢?
可是那时候江稚没有意识到,先做错事情的是他,他根本没有理由要求陆予琛能大度原谅自己。
多么可笑,他连最后想和陆予琛联系,想挽回他自以为是的“亲情”,都粗心地漏掉了唯一一个可以和陆予琛联系上的渠道。
他确实在感情方面事事都不如陆予琛。
江稚沉默不语。
“你也别太把我朋友说的那些话放心上,”陆予琛随意瞥了江稚一眼,“我会唱着歌把自己唱哭,说不定只是因为我本身多愁善感,有些我做的事情,感动不了你,还感动不了我自己吗?”
“所以你也别太当回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