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2 / 59)

,第二次回江淮省,但是今天打完比赛明天又要回朝京了,估计没有时间回家和家里人聚一聚非常可惜。这次在自己的主场比赛,我们刚才听到有很多人都在为你加油,这当中有没有你的家人呢?”

“有,我的家人一直在看台上为我加油。”朱淇脖子上挂了条毛巾,简单擦了一下。

她满脸都写着“快问吧,好累啊,问完我要回去休息了”。

但这个男记者看起来一点儿都没有要放她离开的意思,不停问一些有的没得,什么平时喜欢吃什么、几点睡觉、几点训练、平时在队里和谁关系最好、和教练都怎么相处……

一开始朱淇还很有耐心的回答。

但是问到第三个问题的时候,朱淇就狐疑起来,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男记者。

刚才出来的时候没注意,这个记者的脖子上挂着的不是央视记者的工作牌。

而是一个挂着没怎么听说过的市区记者工作牌。

因为现在体育总局讲究“全民推崇乒乓球”,所以国内比赛对记者的要求不高,有记者证就能进入。

但朱淇一般都只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或者是省级记者的提问。刚才打球打累了,一出来也忘了这件事,没注意看这人脖子上挂的记者牌。

“最后还是要恭喜你获得了比赛的胜利。我们注意到你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聊到过自己的原生家庭,听说你三岁那年母亲去世、父亲再婚,在你六岁那年和父亲断绝了所有的联系,请问这件事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这对你成为乒乓球运动员来说,有什么间接性的影响吗?”

这句话一问出来,朱淇就懂了。

她遇到黑记者了。

73中美交流赛

◎现在女队走了一个、男队走了一个。◎.

90年代的中国新闻界正处于转型期。

媒体记者们的水平和职业道德参差不齐,再加上90年代人们防范意识并不强,很多记者发现手握“黑料”可以勒索钱财,属于国内狗仔的前身。

而有一些低级点的黑记者,还会故意问一些别人会觉得窘迫的问题,以此来达到吸引人注意的话题来提升自己家版块的瞩目。

但这些黑记者的主要目标,基本都是以个人企业为主。

不至于盯上她一个小小运动员吧?

而且她一个打乒乓球的,也没什么值得挖掘的东西。

平时呆在管理中心,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打比赛基本上见不到她的人。

别说是什么黑料了,就是白料也没有。

现在也不是运动员明星化的时期,更没有什么站姐买这些黑料。

那就只能说明眼前这记者有病,故意挑事儿。

这种时候,朱淇绝对不会落人话柄,这种问题只要顺着他的话题回答,就会落入对方的圈套,所以就不能回答。

于是,朱淇在这种时候就很喜欢反问:“首先很感谢你的提问,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十分好奇一件事。这位记者先生,你是体育记者吗?”

“是的。”男记者端着话筒,不明白朱淇为什么这么问。

但是在回答的时候,朱淇感觉到了他有一瞬间的犹豫。

朱淇流露出非常好奇的表情:“那你为什么总是问一些跟打球没关系的问题呢?你真的是体育记者吗?你之前从事的工作不会是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吧?还要盘查一下家里几口人。”

男记者有点窘迫,笑容十分尴尬但还是嘴硬道:“我是体育相关记者。”

“那你问我几个跟球有关的。”我看看你的水平。

朱淇弹了弹手里的毛巾,一边叠一边像老师盯着小孩背书一样,看着男记者。

“嗯……你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