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10 / 28)

,能搜刮的都搜刮了一遍。

不然这地方,又不会继续成为王宫来使用。

最多就是个行宫,等他阿兄出来溜达,巡视的时候,可以暂时的居住。

一部分成为了办公场所,成蟜让人准备准备,他又要来收拾那些有钱人了。

但凡是为富不仁的,都要战战兢兢起来。

成蟜也不是一下都给收拾了,一家一家的清算,弄的不少人选择逃跑。

又被秦军给抓了回来,逃?

真当他们死了不成?

更何况他们还是特意等着的,这时候能跑路的,多半都是心虚。

这地方实在是太大了,要各家各户的去搜罗,那可是一件苦差事。

这些人主动的出来,可不就是省去他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嘛。

“还得是君上你啊。”蒙毅就差没老奸巨猾这四个字夸出口了。

“不要太崇拜我了,我怕你自卑。”成蟜叉腰,得瑟的说道。

“……”蒙毅很是后悔,他就不该夸奖这货!

自卑啥!

自卑没他能吃吗?!

“该活动活动了,抄家活动在即。”成蟜让底下的人分成好几拨。

一下发现这么多的人家,怎么能放过呢!

那可都是启动资金,要让整座城市运转起来,可不是找他哥要钱能解决的。

好在这些被抓回来的人,一通审问,基本都没个干净的,用的都是民脂民膏。

成蟜收拾起来,一点都不觉得自己下重手了。

事实上,光是这些人坦白的,他都觉得自己还是太善良了。

留这些人在本地是不可能,通通发配边疆!修长城去!

像这样的罪人,才应该去修长城嘛。

一个个身强体壮的,哪里是那些穷苦的黔首能比的。

就他们干的破事,没要了他们的脑袋就不错了,好歹修完长城有命回来的话,也是可以抵消了罪的。

无非就是家里身无片瓦而已,已经是很仁慈了。

相比那些贵族们的下场,邯郸本地人,还有愿意留在邯郸的战俘们,那就别提多欢乐了。

要是愿意去种地的,全部都分田分地,至于分到啥样的地,全凭自己运气。

只需要前往衙门处报名即可,分到的土地肥沃的是运气好,土地贫瘠的也是自己的运气。

不过这样也不需要担心,衙门会手把手如何肥沃土地。

可以说是售后做的十分到位,这是邯郸黔首们从来没体会过的。

不知道谁说了句,“早知道秦国这么好,谁还乐意在赵国待着。”

也就是他们没去过真正的秦国,不然也不会有如此大的误会。

除了成蟜治理过的地方,风气比较好一些,其他地方还是比较的严苛的。

虽然嬴政也想有所改进,但这种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

毕竟做酷吏,要比成蟜那样的仁政容易多了。

底下的人只要不听话,挥动鞭子他们便不敢反抗了。

只是这些人不会去思考,一旦黔首们觉得活不下去了,还能这么老老实实吗?

两月后,这邯郸已经是大变样了,错落有序的田地里,都已是种上了粮食。

成蟜还给他们减免了大部分的税,对这个长安君的爱戴,邯郸的黔首们,哪里还记得什么赵王不赵王的。

他们现在是秦人!

但凡挂念以前的赵国,就是对如今的好日子的不尊重!

有哪个傻子会想念以前那种,吃不饱穿不暖,衣不蔽体的日子?

当玲珑带着部下来到邯郸城外,看到的是不亚于长安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