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1 / 2)

秦王登基后,先王妃追封熙敏皇后,世子被立为太子,继王妃封了皇后,张氏被封了贵妃,张氏的孩子上了皇家玉蝶记为皇长子,封献王,萧晟的父皇的生母封淑妃,萧晟的父皇被封端王。

那些年献王与太子明争暗斗,前朝后宫都不消停,萧晟的父皇和淑妃多亏有孝仁皇后时时照看才未被卷入其中。孝仁皇后又强力压制了当时的贵妃,后宫这才平静了下来不再被前朝波及。

献王与太子争斗多年,最终献王秋猎时坠马摔死,太子中毒缠绵病榻,不过一年也病逝了,烈武皇帝悲痛欲绝为太子上谥号章华,附葬帝陵,太子长子封青池郡王划封地青山郡,青池郡王就在章华太子孝期过后被带去了青山郡。

烈武皇帝悲痛过后,也注意到了萧晟的父皇,看到这个自幼被自己忽略的儿子文武双全,性子温和又不缺果断,想到他们母子受皇后照应,在自己百年之后想必能善待皇后。

又与百官考察了几年,就立了萧晟的父皇为太子,烈武皇帝弥留之际除了嘱咐储君善待嫡母,就指着一画匣说那是他的心爱之物要与他同棺而葬,说完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那画匣被萧晟的父皇打开看过,是孝仁皇后年轻时侯府献入宫中给秦王选继妃的画像,或是早就知道孝仁皇后不会与他同葬帝陵,就带了画像同棺而葬。

孝仁皇后仙逝时确实留下了遗诏,不葬帝陵,葬于怀安山,萧晟的父皇那是已是皇帝,尊了孝仁皇后遗诏,将她葬于怀安山,上谥号孝仁,自开国皇后孝穆皇后,这是本朝第二位以孝字上谥号的皇后,萧晟的父皇还下旨在怀安山修建了怀安寺为孝仁皇后祈福,周围的村民猎户也自发前去上香,怀安寺的香火也就日渐鼎盛起来。

萧晟的父皇登基时,章华太子府中的旧人,一直没有动作,安安稳稳的待在青山郡。直到萧晟弱冠之年要定太子妃了,那边趁萧晟父皇出宫巡视,行刺了当时的萧晟,箭上的毒都是特意选定的,不要人命,但让人终身缠绵病榻,为的就是让萧晟也尝尝当年章华太子所受之苦。

要看看萧晟的父皇和朝臣还会不会要一个床都下不了的太子,只是被在宫中的林清雾以身挡下,免过了这番劫难。后来萧晟的父皇彻查了此事,又对宫内外的各路人马进行了清洗,他们再也没找到机会对萧晟下手。

后来,萧晟去江南查案遇到了皇后,被他们设计与皇后有了肌肤之亲,以皇后的身份带回宫中封个侧妃都是恩典,但萧晟总觉得此事有蹊跷,又查不出什么。

想到京中在为他的太子妃是立文官之女还是武将之女吵的不可开交,就索性将计就计,去求了先皇要立江南遇到的女子为太子妃,先皇思来想去还是成全了他,那被争辩的文官之女与武将之女都入宫做了太子侧妃。

皇后初入宫时,被萧晟派人盯了几年都没查出什么,萧晟都在想是不是自己当年真的想多了,后来又有了一儿一女,萧晟就不再紧盯着皇后,直到他登基后中了醉春宵涉及东宫,萧晟才又开始派人盯着皇后。

发现皇后身边的嬷嬷与宫外联系过深,顺着东宫牵魂草之事查出了皇后母家的商队带着人潜进江南,又查到了青池郡王,才查到了这些往事,至于皇后母家是有意还是无意带人入了江南,萧晟已经不在意了。

萧晟查到这些之后,就派人去盯着青池郡王的动作,又早早的传了今年要秋猎的消息,想来那一直觉得皇位该是章华太子一脉的青山郡众人必定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果然盯着青池郡王的探子传来了消息“近日青山郡多有外人进入,有人不断的进入九华山和京城附近”,萧晟自然是带走了大部分的人马去了九华山,给京中留了最少的布防。

萧晟在秋猎的第三日就遇到了行刺,为了引出背后的青池郡王,萧晟佯装受了重伤,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