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大食代牌坊、闻着里头飘出来的味儿都馋得直流口水,一直嚷嚷着让我领他们见世面呢!”
说着豪气地拍了拍腰间酒葫芦,“晚上我扛十坛酒来,咱好好热闹热闹!”
苏榛应下便不再耽搁,先选了已经清理好的鱼虾蟹搁在冰橇上,跟丽娘一起拖着回了大食代。
大食代的忙碌可是不比渔获的场地少,各自摊位准备开业的喧闹扑面而来。乔里正特意匀了些人手出来在布置下午的“寒江鲜飨集”。
也是有了前头三日的主题日经验,今天的动作就利落熟练了许多。
主街右侧自东向西划分为三大区域。最东侧是渔获展示区,山梅带着服务组往板案台上覆粗麻布。
中间是烹饪与售卖区,架了六顶桐油布天幕帐两两一组,帐角用麻绳串联,上头还挂了不少好看的小贝壳、螺当装饰。
每顶天幕前也都悬着木质招牌,符秀才正往上头写菜名。菜单是苏榛昨儿就定好的,以烧烤为主,像“冰焰烤蟹”、“竹筒焗鲜”之类的。
天幕底下,杜老大带几个男丁安置了折叠焚火炉和折叠料理台。冰块的台面上本就凿出的凹槽,专门用来放置竹筷、酱料罐,边角还钉着挂钩,方便悬挂铁夹、毛刷之类的工具。
后头两间冰屋门洞大开,一间放食材和工具、另一间堆着竹筐,里头是成捆的松枝、炭块、蜂窝煤。
苏榛绕着这区域前前后后走了两趟,拿准了风向便让斐熙带着小徒弟们在指定位置安上挡风风幕。
眼瞧着布置得规矩了,距离上午的开幕也就差不到半个时辰。鱼获会陆续送来,苏榛得抓紧最后时间先做些样品搁到台子上。
烹饪的天幕底下已经开始热气蒸腾,折叠焚火台上架着铁篦子,
苏榛抄起竹夹先选了精洗过的螃蟹,拿冰缸里头的井水再冲了几道之后去了蟹腮、蟹心等不能吃的部位,随即在蟹身撒了粗海盐,拿干荷叶包着,里头还放了些花椒粒增香。
大宁朝人吃海蟹最多是水煮,讲究些的会做成蟹羹、糖蟹,以及还有生吃的腌蟹、呛蟹。
像苏榛这种盐焗的作法的,她虽说也不敢保证全大宁都没人试过,但试过的也总归是少数。
把螃蟹收拾好了接下来弄蛎蛤。
“竹筒!”苏榛侧身接住丽娘递来的青竹。
这青竹已经浸入温水泡足一刻了,也是为了防止烤制的时候爆裂。随即把拌着姜末、黄酒的蛎蛤填入竹筒,再加一勺用虾壳、鱼骨提前熬制的高汤、撒上一把切得细碎的野韭菜。最后拿竹签戳破海物表面的筋膜,再用荷叶塞紧封口。
最后才预制苏榛自己最爱吃的烤鳆鱼串儿和烤柔鱼。也就是现代的烤鲍鱼和烤鱿鱼。
这两样更简单,拿小刀沿着壳壁把鳆鱼肉剜出来再抠掉脏袋,清洗一下切出菱形花刀就可串在竹签上,淋上苏榛调的那些个香辛秘料及蒜末、姜末腌制片刻就成。
柔鱼除了那些个烧烤秘料之外,上头还多刷了一层成树娘子制的芝麻酱、花生酱调制的酱料。
除了这些之外,丽娘带着美食组还在一旁跟着串了不少其它种类的,像蒜蓉烤江珧(扇贝类)、椒盐烤虾、烤鱼,以及素菜的烤笋、烤菌菇、烤瓠瓜。
尤其最后素菜余的多,苏榛觉得也别浪费,在剩余竹筒中填入胡萝卜块、豆角段、茨菰片,再加上海鲜高汤全部做了竹筒焖烤杂蔬。
与此同时,嘉年华的司市也正带着杂役们做开市前的查验。
逐一核对所有摊主的牙牌,仔细端详上头的商号刻字,确认无磨损、涂改,再对比簿册查找对应的牙牌编号、摊主信息。
全都无误后再把牙牌递回,继续走向下一个摊位。
直至巳时过半,日头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