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独立性,又不会影响内部通行。
苏榛带着大家继续往里走,边走边介绍现有的冰屋冰仓库的功能。
其实大伙儿在来之前,已经听萧容给大伙儿讲过大致的情形。但亲眼目睹才是实、耳听怎么都是虚。
眼见全村忙了月余的心血都在这儿铺陈着,心里的激动真是难以言述,有些眼窝浅的竟都开始偷偷抹眼泪了。
他们都只是普通的猎户人家,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有个小买卖、不进山的时候也能有个营生、不论赚多赚少,也能多条出路。
一行人从房车区一路走走停停,兴奋地连冰茅房都进去参观了一通。
还路过冰屋火锅城,里头还有盛锦书的人在“装修”。白水村的一听连门板都价值连城,死活不敢进,就在外头探头瞧个稀奇,虽也看不出那门板怎么就值钱了……
几十号人溜溜达达,越往里走越能逐渐闻到一股浓郁勾人的香味儿。
于是都不用苏榛再带路了,这香味儿就是路标,引着大伙儿终于晃到了大食代附近,瞧见丽娘站在户外厨房那儿,一边扯着嗓子喊、一边挥手,声音清脆响亮:“大伙都麻溜儿地过来嘞,开饭咯!”
众人齐声乐了。
因大食代主要接待外头房车区想坐下来用餐的游人,所以并没有设置过于齐整专业的后厨,仅在岸边土地扎了天幕帐,搭了个简易的户外厨房,一侧整齐码放着一垛垛规整的柴跟蜂窝煤。
这厨房不做吃食,只供加热之用。只要是在嘉年华里买的吃食,无论是不是白水村卖的、都可以拿到这儿来加热。
外头买的吃食,加热只需付两文炭柴钱。而在白水村美食区买的吃食加热免费。
这户外厨房的布局也跟萧家屋外那个一样,但材料简易。比如厨柜甚至水缸就是拿冰砌的,反正只用这一个月。
储物架旁是“冰箱”和冰桶。上头立着木枝架,系着麻绳,等开业之后,麻绳就当工具挂绳,以备不时之需。
总之苏榛就不是不喜欢把工具直接搁在台面或是地面上,挂起来整洁卫生,地面还好打扫。
而散发出勾人香味儿的,正是户外厨房最前头一排的折叠可拆卸焚火台,足足设了十个,上头正温着昨儿就做好的炖菜。
反正都是自己人也不必客气,寒酥直接取了所有人的“工作牌”发给大家。
整整七十六枚,全是寒酥跟李采一起做的。
牌子主体是一块打磨得光滑平整的小木片,正面用浓墨清晰地写着每个人的名字,背面烙印了一个房车模样的印记、以及白水村三个字。挂绳也没用普通麻绳对付、而是用了彩线编绳,还串了两颗木珠子。
大家接了工作牌,都举到眼前细细端详着上面自己的名字,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尤其童创组的,没想到自己也有正式的牌牌,立马就挂到了脖子上。谨哥儿跟小平安、妞儿也都跟着符秀才识了不少字,自觉是“文化人”了,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帮大家识名字。
还有人反复翻转牌子,对背面的房车印记和“白水村”三字爱不释手,一边看一边念叨:“这烙印打得真清楚,咱白水村的就是气派!”
“这字写得真漂亮,瞧着就欢*喜。”
手工组的几个娘子更是对彩线编绳用在这上头很是满意,毕竟这是她们亲手编的,眼里满是骄傲的笑意。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都觉得这工作牌虽说简单、没花多少钱,但又用心又精致又正式,挂上之后腰杆都挺直了。
苏榛直等大伙儿对牌子的新鲜劲儿都过去了,这才笑着给大伙儿讲了用餐的方式:“从明天开始一直到嘉年华结束,咱们七十六人一共分成五个小组,凭这个牌牌轮流用餐。早食不用过来,就在自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