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8 / 33)

苏榛也想到了这点,便说能收多少算多少,反正当个试验品去卖。如果今年冬天羽绒产品的口碑有了,开春就开始预备明年的,慢慢来。

李家奶奶赞同:“是这么个理儿。”

“但是以往我也试过缝绒,它总往外钻,而且不像棉花似的老老实实在一处呆着。”

苏榛笑着点头,“有个专门的缝制办法。在填充羽绒的时候,不能随意地往里头塞,而是要先缝制个内胆,内胆上划分成一个个小格子,然后一格一格地填充。这样羽绒就被固定在每个小格子里,不会乱跑了。每个格子里的羽绒量也有讲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了会显得臃肿,太少了又不保暖。等填充好后,再用细密的针线将格子缝好,确保羽绒不会移位。我寻思着按长虚山跟兴盛湖的温度来看,每件披风至少填充一斤的绒。”

舒娘很是惊讶:“填这么多,工艺又这么复杂,那咱定价可以高一点不?”

苏榛沉思片刻,“定价这事儿,咱得好好琢磨。从选材到制作,每一步都不容易,而且眼下咱也不知道做一件需要多少工时,但它的保暖性和实用性都远超普通衣物,是个实打实的好物件。”

李家奶奶一拍大腿,“咱就先做,做完就知道了。”

苏榛点点头:“目标客户主要是行商,他们常年在外奔波,对保暖和便携的需求大,也更愿意为实用的东西掏钱。而且,咱们还可以推出一些优惠活动,比如买两件打个折扣,或者买披风送个小物件,这样既能吸引更多人购买,又能提高咱们的知名度。”

舒娘听着苏榛的一番话,不住地点头,眼中满是钦佩之色:“榛娘,就按你说的办。”

李家奶奶便又问,嘉年华上还能卖些啥。

苏榛提议做些简约冰雪主题挂饰,这部分就用边角料完成,总之就是一丁点儿也不浪费。

比如拿做大件剩下的碎布、碎皮子料,制作成雪花、雪人的形状,在上面用彩色丝线编些简单的花样儿,这些挂饰价格亲民,又好看,又新鲜,销量也不会差。

舒娘乐得不行,说这法子可是太好了,家里余下的碎布碎皮越来越多,正发愁不知道做些啥呢。

李家奶奶更是经验十足,提议这简单的活儿就不要占用针娘人手了,只需要做出几个样品,教娃娃们去做就成。

舒娘也觉得这法子甚好,反正谨哥儿这个“屯长”队伍可以无限壮大。

苏榛一听“苏屯长”这名号,脑海中就浮现出谨哥儿那一本正经的模样,也忍不住抿嘴轻笑,随后点头应下:“行,就这么办。”

并跟舒娘约定了,等她的样品和碎皮子拿去萧家就让娃娃们开工。

一通筹划都聊得差不多了,苏榛便起身告辞。

可眼下正是午食时分了,李家奶奶死活拉着苏榛不让走,又打发李采跑了趟萧家,说榛娘被“扣”下在李家吃午食了。

萧家人自然是没意见,唯独在外头忙了一上午、以为中午在萧家蹭饭能见到榛娘的盛重云默默的黯了,心道跟他抢榛娘的人还真多,好想把榛娘锁起来……

李家这顿午食做得也是极其丰富,哪怕苏榛没在,今儿本打算也要好好的慰劳一下雇请来的四位针娘。

有热气腾腾的野猪肉炖苕粉,猪肉肉香四溢,苕粉也吸饱了肉汁,软糯入味;

还有一盘香炙野兔,烤得外皮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撒上些盐面儿香气扑鼻了;

另外还有一道清炒山野菜,都是秋天采摘回来的,晒成菜干,口感清爽。还有李家自家养的鸡下的蛋做的鸡蛋羹,细腻嫩滑,入口即化。

苏榛这几日在兴盛湖吃多了水产,眼下还真是想念山上的野味儿,不知觉就还多添了一碗饭,没出息的吃胀了才走,倒叫舒娘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