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2 / 33)

余,二话不说就来萧家也搭把手。

这一搭手,直接把工期缩短了至少五、六日。

苏榛听着也欢喜,心里琢磨着等明年再上山,定要专程去贮木场看望大伙儿去。

正想着,远远瞧见符秀才领着几个娃娃,热热闹闹地朝萧家“上工”了。

几个小家伙活力满满,脸蛋被寒风吹得红扑扑的,有的奋力拖着冰橇、有的双手紧紧提着小筐,小身子前倾,在和小筐的重量较着劲。

一见到苏榛回来了,娃娃们撒着欢儿冲了过来,将她团团围住。

你一言我一语,小嘴跟抹了蜜似的,又是问好,又是分享着这几日的趣事,让苏榛笑得不行。

好不容易从娃娃们的热情“包围”中脱身,这才留意到他们带来的东西,有处理干净的野味儿;有叶片鲜嫩、还挂着霜花的野菜;还有色泽诱人的腊肉腊肠,品类颇为丰富。

这些全是苏榛之前特意提及要收购的食材,预备拿去年岁市集制成美味吃食售卖。

她不在的这些日子,白水村每天都有人往萧家送的,也是陆续囤了不少。

符秀才见此情景,赶忙去冰屋拿了账本和杆秤出来。认认真真地把品类、重量、来源等信息,一笔一划登记入册。

至于银钱,等晚上娃娃们放工,家长们来接的时候统一付了便是。

总之账目上一定清清楚楚,绝不含糊。

好在有符秀才在,叶氏跟苏榛都省了不少的精力。

全安排妥当了,萧家就又来了新客人:乔里正。

他也是听说苏榛回来了,便来打听打听年岁集市的事儿。

甚至他也不是帮自家打听,而是不少村民瞧着萧家每日热火朝天的忙活,心里头羡慕,想跟上萧家赚口饭吃、又怕人家嫌弃拖后腿,于是全部“迂回”去找了乔里正。

虽说帮村民谋福利的事儿、乔里正是责无旁贷,可他也摸不准人家萧家跟苏娘子愿不愿意带上一群“尾巴”,毕竟人家自己家生意经营得那么好,何必费这事。

可经过围猎期的了解,萧家是义气、敞亮的,苏娘子又是心善、乐于助人的。有了这番考量,乔里正才怀着忐忑来了萧家。

先是简单的寒喧,没几句就切入了正题,三言两语说清了来意,但也向苏榛保证,村民们说了,绝对不会跟萧家卖同类的东西,只捡萧家不做的买卖去经营,肯定不添乱。

说完,颇忐忑的等待萧家、或者说等待苏榛的回应。

萧容跟叶氏不会在这方面给太多意见,他们相信苏榛的判断。

而苏榛瞧着乔里正跟萧氏夫妇的紧张样儿,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当然是可以啊!我家可从来没打算独占集市的。”

乔里正听闻苏榛的答复,原本微微紧绷的双肩瞬间松弛下来,脸上的神情也由忐忑转为欣喜。

感觉像是心头压着的石头一下被挪开了,整个人都轻快了不少,眉梢眼角都染上了笑意,连说话的声音都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哎呀,那可真是太好了!”

苏榛诚恳地继续说着:“不瞒您说,您就算今儿没来我家,我也打算去跟您商量这事儿呢。”

乔里正有些惊讶,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找我商量?”

苏榛点点头,认认真真的把兴盛湖的情况简单给乔里正交了底。

当然,讲述也把握了分寸,对于她在相关事务中具体的赢利情况略过不提。此事与其他人无关,她也没义务跟乔里正交待。

乔里正一边听苏榛说、一边就在心里盘算着大概需要的人手,其实他本来以为事情很简单,就是请苏娘子带着、出去摆个摊子就成。

他万万没想到已经是个比东市还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的“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