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13 / 33)

像围猎,起码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人家自己有志向、有能力,就自己去租摊子也是行的。

但单干的也想跟着再听听集议,可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怕苏榛轰人。

苏榛也看出了他们的顾虑,笑意吟吟的回应,“大家尽管来听,不管是一起干还是单干,都是白水村的人,有什么想法都能在这儿交流,多个人多份力,指不定还能给大家都带来新思路呢。”

听到苏榛这话,想单干的几家脸上也露出了惊喜与感激的神情。

其中一个憨厚壮实的陌生脸汉子挠了挠头,咧着嘴笑着谢过:“苏娘子这番话可真是敞亮!那咱就厚着脸皮听一听,跟苏娘子多取取经。”

旁边一个稍显精明的妇人也跟着附和:“是啊是啊,咱听着,要是有啥能帮上忙的,也绝不藏着掖着。”

苏榛笑着点头,即是跟预想一致,分配起来就容易多了,便接过符秀才还回来的话筒,先是站起来、笑意吟吟地谢过了大家的信任、又再次补充描述了一下冰雪嘉年华的筹备近况,最后切入正题:“也许有些乡亲心里犯嘀咕,摆摊而已,为啥不是自家想摆啥就摆啥,非要大费周章集合起来统一安排呢。其实这次跟去东市或者草市摆摊大不相同,冰雪嘉年华将是一个汇聚八方来客、热闹非凡的大场合。游人形形色色,需求多种多样。

大家想想看,咱们村的人擅长的事儿其实都差不多,要是都各自带着相似的特产和手工艺品去,力量太过分散,根本无法在那么多摊位中脱颖而出。更何况每家现有的东西,根本也不足以支撑十五日的售卖;

倘若大家都卖一样的,那么为了把东西卖出去,大家可能会互相压价,到最后,咱们辛苦做出的东西只能贱卖,每个人都赚不到钱。”

李家奶奶声若洪钟的配合:“是这么个理儿。”

丽娘也立刻应着:“哎呀,那可不行,咱可不能白忙活。”

苏榛继续:“但要是咱们团结起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跟咱一起围猎是一个道理,各司其职,擅长做吃食的就做吃食,擅长手工艺的就做手工,擅长吆喝的就负责招揽客人。

这样一来,咱们不仅做的东西好,还能借由划一的宣扬之法,让咱白水村整个的招牌声名远扬。只有招牌打响了,咱们才能在这嘉年华里赚得盆满钵满,给咱们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明年怕是不少集市还得主动来请咱们去呢。”

总归人多力量大,只要有带头的,大伙儿心里就踏实。

苏榛见没人反对,便继续说着:“眼下一共是七十三人参加,我们便分组安排,划分出多种类型的摊子。

前期筹备,第一是咱们长虚山特产区组,包括野味干货、皮毛制品、手工艺品三大类。按照每种类型设两摊、每摊设两人来计算,六个摊子一共需要十二人;

这十二人的分工,就是把各家捕获的野味儿先统计登计、统一在咱村里做个半加工。比如哪些需要腌制风干、哪些需要剁碎做馅儿、哪些是需要炖煮,全部规置清楚;

第二就是皮毛制品组,可能大伙儿也知道李奶奶家已经召集了四位针娘在做了。人手肯定是不够的,不止是擅女红的人手不够。硝皮子、缝皮革之类的也需要个把子力气,有男丁想报名的也可以,一共需要再招十人;

第145章

苏榛继续说着:“第三是手工组,会木匠活儿、铁匠活儿的优先报名,另外谁家有好看的木头、打猎收集的骨头,我都收。若是会些简单的骨雕、编织也成。总之手巧的,不论男女都成,到时候会摆四个摊子,这组需要八人;

第四是美食组,这也将是最大的一组,需要至少二十人。除了要卖之前在贮木场卖过的肉类、山珍类吃食,还会加上专门的烤制美食摊、烘焙糕饼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