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0(4 / 13)

帮互助的地方多得是。

苏榛一听这话便也笑了,不再客套,白老汉便也赶着驴车回家了。

临走的时候还跟苏榛说倘若家里再需要什么东西,去白家寻他便是。他平时接到拉脚儿进城的活儿,会帮村里邻居们代买的。代买不超过五斤的只收三文钱路费,超出了每两斤加一文。

苏榛一听这赶情好,想不到白水村还能代购……

其他人都走了,唯只剩了乔里正,他今日来是找萧容的。

每年围猎,村里都会统一置办一些物件儿,比如大家在山上遮风挡雨用的帐布、吃食之类的。

花费的银子一般先走公帐,围猎回来各家再均摊。可眼下白水村穷得叮咣响,公帐哪还有银子,于是……

“乔里正,每家先出多少,您说个数儿便是。”萧容一见乔里正为难的样子,立刻明白了。

乔里正确实有些汗颜,总觉得是自己这个带头人带的不好,害得村民跟着受穷。可该开的口也必须得开,便只有直说了:“每家每人一百文,如果有剩,出发前就能退回来。”

“成。”萧容应了,扭头看向苏榛。

苏榛立马掏钱袋子,拿了三串给了乔里正。

乔里正红着脸收下了钱,便跟萧家人告辞,却又被苏榛拦了下来。

“乔里正,其实我也正打算问您个事儿呢。”

“苏娘子想问什么,尽管问。”

“您方才也看到了,我家这回买了千余斤番薯。不瞒您说,都是要做项吃食生意。但五天就要交货,我家人手不太够,需要请人来做些洗番薯、切番薯的杂工。您是这村里的里正,我便想听听您的意见,每天付多少、以及请谁做合适。”

乔里正便问:“要请几个人、男女可有要求?”

苏榛盘算了一下,“要在我家里做事,恐怕还是请妇人比较好。大概请两到三人,做二到三日。每日最晚巳时左右开工,午食在我家吃,然后可以放休半个时辰左右,酉时左右放工。”

“工时倒是短,还能供一餐饭的话,那每日给三十文足矣。”乔里正人坦诚,并未拐弯抹角、也不会多嘴多问。

这数字倒是让苏榛觉得心虚,“三十文,不会少吗?城里日薪至少得百文的。”

乔里正摇了摇头,“哪里会少,城里跟山里不同。城里日薪虽高,但吃啥喝啥不都得买。山里靠山吃山,有个三十文可经花了。这活儿放出去怕是好多人来抢。眼下谁家妇人要是想赚点铜板还得往城里跑,最多不过就是帮大户人家浆洗个衣服。要花时间、还要花脚力钱,最后啥也剩不下。三十文已经不少了,省点花足够一家人三、五日嚼头儿。”

苏榛想了想,认可了,便又请乔里正推荐合适的人选。

乔里正仔细思考了一番,给出两个人选,都在附近住。

一个是杜家长媳,今年二十岁的冷氏;一个是李家二房媳妇舒娘,今年四十有三;

跟苏榛想的一样,乔里正刻意没提自家女眷,不想给自家捞好处。

但他越这样,苏榛就越想要他家里的人,索性直接问了:“乔里正,不知您家儿媳春娘近日可有空儿,可愿意来做活儿?”

乔里正怔住,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说什么好,若是让他家儿媳来那赶情好啊,可村里其他人会说他牟私利吧?

乔里正想答应,又为难;想回绝,又舍不得。

苏榛自然是明白他在顾虑什么,便又多说了几句:“我选您家儿媳可不是为了讨好您,是那日去集议跟她聊了几句,喜欢她的爽利性子。所以您要是允了,就回去问问她,如果她也愿意来帮忙,那我自是感激的。”

乔里正仍旧在犹豫,“可旁人会——”

苏榛笑了,带了三分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