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的李采。
其实李和今年二十、李佑也有十八,小叔李采却仅有十五岁,这次冬狩也算是侄子领小叔见世面了。
杜家长子杜丰收和次子杜青柏都报了名,虽然只有两人,却也是精壮年轻的。尤其杜青柏还有些木工手艺,每年上山需要做个啥木头物件儿也都是他出力。
至于女眷,只有苏榛、乔家二房的次女乔山梅,以及住在村东口的赵勇家媳妇赵张氏,大家都叫她丽娘。
赵勇也在男丁冬狩队伍里,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大女儿八岁叫赵平安,小儿子六岁叫赵大顺。都不方便带上山,家里又没有旁的亲人在,于是私下就跟乔家也说好了,俩娃都送到乔家暂住,吃食钱等冬狩结束后,从赵家的分帐中扣了便是。
至于猎物的分配方案,也粗略提了一下,大致就按照以往的规矩:上山之前会最后一次确定人数,按人数多寡分成小组,并发放山林路线的舆图。倘若分组数量多,那么在半山附近就开始分组行动。
每组猎到的兽头分给出猎犬或马的人。兽皮、兽角、兽蹄之类的会按份数、分给主射手或有功者,其余部位小组平分。
进入深山腹地后,所有小组合并统一行动。之后无论猎到什么都是见者有份,不会让人空手而归,但最好的部位仍归命中要害的猎手。
并且,长虚山狩猎传统,遇到过路人帮忙了,也要分人家一份。
山腰上有早就盖好的窝棚木屋,但凡进山的,谁都可以进去落脚、修整。
女眷们不需要参与围猎,就在木屋里负责做大家的吃食、简单的处理好猎物,以及采一些只有雪天才有的山货,等着冬狩结束再统一运下山就好。
听了半天的苏榛发现长虚山冬狩其实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规矩、系统,倒也蛮科学的。可惜白水村人口太少,成不了规模,但很明显养家糊口是够的。
靠山吃山,山上猎物和山货都少不了。小司就在周边儿溜达一个时辰都打了两只鸡两只兔呢。
她正默默算盘,突然发现乔家二房那位乔山梅在偷偷瞄她跟寒酥,眼神中有好奇、也有其它。
苏榛看得出是善意的,便对乔山梅微微颔首算是打招呼。
乔山梅“腾”地红了脸,立刻缩回乔大江身后站着,头也不敢抬了。
真是一颗含羞草,苏榛忍不住笑了。
萧寒酥侧过头刚好看到苏榛嘴角的笑意,下意识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看到的只有乔大江。
萧寒酥不动声色的往前站了站,挡住了苏榛所有视线。
苏榛被莫名堵住,心想:这孩子莫不是叛逆期到了???
集议会开了整整一个时辰才结束,各回各的家。
临走,乔家老太太也不知道从哪儿蹿了出来,直接扯住苏榛先是好一通夸,又偷感十足的把她拉远了些,话里话外都暗指苏榛昨儿送来的鱼送少了、引发了乔家的口角纷争,让她这个老太婆哭了好几场,如今的办法只有她亲自去捞鱼给大家做,但她老了、不中用了、这疼那疼哪里都疼了,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听得苏榛一阵烦燥,赶情儿送菜还送出错了?
正在想怎么怼,院里快步走出一个年轻妇人,是苏榛没见过的。
年轻妇人显然已经克意在压制火气,却还是客客气气的先对苏榛施了个礼,“苏娘子好,我是乔大江屋里的沈氏,大家都叫我春娘。我家奶奶年岁大了说话不中听,您千万别介意。那鱼好吃着呢,娘子手艺比城里的大厨还好。”
“那鱼全被奶奶一个人吃了,我们根本没吃到!”乔家三房的次子乔二宝这会儿跳出来,迅速揭了他奶奶的老底儿。
这下连苏榛都惊了。
虽说六条鱼不可能让乔家十四口人人都吃饱,但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