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写清楚了农药残留的结果,全部为未检测出,这就够用了,她菜地的菠菜长大了!

不过姜蘅还是照例先放摆摊这边上架,没有先行预定。

中午姜芃送货,还是老两样。

是的,因为小龙虾、鱼都暂时下架,目前能售卖的只有生菜和蘑菇这两样。

好在这两样分量也都不少,尤其是生菜,价格便宜,但量多,每天光是预定就要拿出去五百颗,订单也从最开始十一家,变成了现在十五家。

不是不想更多,而是真的装不下了。

还有人想要预定,都被婉拒了,以至于现在都开始变成先到先得的规律。

装货时,姜蘅想到姜芃昨天的电话内容,好奇问:“姐,你车定下来没?”

说到这个,姜芃本来还笑着的脸色垮了一瞬,叹气道:“可能买不了了。”

姜蘅意外,下意识接了一句:“为什么?”

姜芃支吾:“嗯……钱不够。”

姜蘅懂了,这应该不是主要原因,她笑道:“正好我还担心呢,生菜最多卖两天就没了,到时候其他菜就算售卖也不用跟生菜那样占那么多位置,三轮车也够用了。”

姜芃不好意思的看她,确认她真的没有不高兴,才算放心:“那就好,我就怕耽误……”

实际是她和丈夫理念不合。

她想买皮卡,送货方便,自用也完全没问题。

而且她觉得丈夫既然一年到头在外面,那买车就不需要他的意见,出钱就行,她保证他回来的这几天,车子给他用。

但丈夫和婆婆一致觉得不能买皮卡,要买轿车,好看、阔气。

送的货又不是他们家的,姜芃只是一个员工,员工送货,应该老板出车子。

可姜蘅这边情况又不同,她当初给那么高的时薪,就是因为没有车子,需要员工出车子,而姜芃想买个皮卡,也是想要多送一点货,多赚一点钱。

毕竟多一家就多十块钱,加上现在每天五十的底薪,她短短工作两小时就能到两百块,要是再多个十家,那不就能到三百?到时候就真的月入过万了,在这个小县城,简直秒杀绝大部分打工人。

但丈夫和婆婆说什么都不同意。

于是双方吵了一晚上,这会儿冷静下来,姜芃大概也看明白了,他们将姜蘅开的这个工资从一开始的惊喜,到现在成了理所当然,再加上就算她瞒着价格,可每次那么多货、姜蘅每天能收入多少,这两人心里都有数。

所以他们不想额外为了这个事情再付出什么。

这事,她没好意思跟姜蘅说。

太丢人了。

*

姜芃的心思,一眼看得见。

只是具体情况姜蘅不知道,又是夫妻之间的事,她便没问。转而说起别的。

姜芃想到过来时看见的围得整整齐齐的绿色围网,有些期待道:“你什么时候买猪羊啊?会买母羊还是全买小羊羔子呀?”

姜蘅也正头疼这个事呢,陈师傅效率很高,现在这边就剩家畜入住了,就是一点——

猪好买,她已经订好了,是两头乌,制作金华火腿的最佳原料,肉质也很好,他们这正好有人养了这种猪,猪圈还是陈师傅修的,因此帮忙介绍了下,最多三天,这群小猪仔出了月子就能送过来,但羊……

他们这不产羊,只有一些腥臊味很浓的山羊。

跟土鸡不同,这种品种的山羊,姜蘅看不上:“我在想要不亲自去一趟内蒙那边?他们那的羊都很好,听说还没有膻味,肉质鲜美。”

姜芃呆了呆:“啊?你要跑这么远?!就为了几只羊?”

姜蘅叹气:“我们这好像没有卖这种羊的嘛,差距太大了,羊肉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