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11 / 28)

流着,走到杂物间给小凹找了找,“今天晚上你政大爷来,爷爷带你们去吃烧烤,把盈儿也叫过来。”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吃小凹他那热情的爹娘让他给捎过来的鹿筋儿、鱼翅的,刘老头觉得太补了,应该适当地吃一下现代垃圾食品。

小凹的手在箱子里扒着,这个这个,都要,“好的爷爷,晚上我回来吃。”

刘老头揉了揉小家伙的脑袋,还是不太放心地叮嘱他道:“在大汉可不能瞎闹,虽然你爹现在是皇帝,你娘是皇后,但如果你当那种罔顾人命的小霸王,早晚有一天也会为众所不容。”

小凹抬手在脑门边敬了个礼:“好的爷爷,我不会罔顾人命的小霸王的。”

他只是好学了一点,喜欢挑战了一点,连小霸王都算不上。

小凹唇角勾出来一抹深深的笑容,他要在大汉做个小霸王学习机。

第155章 去蹭饭 小凹带着沉甸甸的一袋东西……

小凹带着沉甸甸的一袋东西来到了大汉, 还没上课却已经对今天的课期待不已。

大汉,早晨的薄雾还没有散去,长安城已经被热闹的人声覆盖了, 长长的一条街人声喧阗。

这才是搬来的半个月, 长安竟然已经有了些往昔咸阳的繁华。

街上流行起一种名为蒸饺的食物, 十摊九饺,刘嘉从拿着两个漂亮的笔筒走在街上,停下来买了一笼蒸饺。

“十个钱一笼。”

官府在长安四城建造了四个大磨坊,鼓励百姓用麦粉做食,因此蒸饺的价格才能快速降下来, 不过肉馅蒸饺价格还是居高不下,要五十个钱一笼, 光顾者少,街上的蒸饺摊位都是素馅儿的。

刘嘉要的这个蒸饺是豆角子馅儿,味道还算不错,拿回去给小凹哄他应该是够了。

其实现在的大汉市场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 比如做菜需要用到的盐、铁锅,都达不到标准, 不过刚经过战乱的百姓没有那么多要求, 目前只要能够生存便足矣。

比如刘嘉手里这份蒸饺,虽然店家已经处理得很仔细, 但细品还是有些苦涩味。

但其实在一年前,母亲就已经令蜀中盐商制作精盐, 然而精盐工序繁杂,盐商们都想尽办法规避这条规定。

除非正式的下达法令,或者将盐铁严格地纳入官营,才能避免那些大盐商鼓铁商人投机取巧。

想着新朝建立后多到令人头疼的事, 刘嘉又吃了一个蒸饺,走出市集正要骑上拴在外面的马,就看见了韩信。

韩信一手牵着马,一手拿着一个花皮甜瓜,看见刘嘉就把甜瓜递给她。

甜瓜上面的蒂还很新鲜,应该是刚摘下来没多久。

但是韩信不会来这一趟只为了送个甜瓜给她吧。

韩信说道:“刚从军营回来,路上遇见一个瓜农,听他说这是皇后曾经在栎阳分送给农人的瓜种,便买了一个。”

刘嘉好笑,还真是这样。只买一个瓜,这瓜还不大,瓜农不一定怎么想的呢。

将蒸饺包好放到马儿腹部的袋子里,在瓜上掐了几个月牙印就轻轻松松地掰开了,其中一半递给韩信。

韩信不要,这时候才察觉自己带一个甜瓜到这边来有些小气,好像挺不会办事的一样,而今小丫头还要分自己一半,这么一比好像更显得自己不懂事了。

“你吃吧,我吃就多买一个了。”韩信说道。

刘嘉沉默,阿娘说得对,韩信的脑子都长在行军布阵上了,“我在栎阳那两年经常跟阿娘一起下地,早晨摘的瓜最好吃,你挑的这个瓜很好,你也尝尝吧。”

韩信这才接了,道:“下次我遇见那瓜农,多买几个。”

刘嘉点点头,又问他有没有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