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18 / 28)

“爷爷,我回家写作业去了。”

刘老头让他先吃点东西再去,小凹答应着跑到了二门后面。

在这边闲磕牙的老熟人就说刘老头:“别说,你们家小凹真是知道学习的好孩子。”

刘老头谦虚地笑了笑,这孩子去大汉的时候身边有外人,一般都说写作业看书什么的,“这么说而已,保准他一会儿就偷偷看玩手机。”

那老熟人又说:“你们家小凹的爸妈不是找到了吗?怎么还是把孩子放在这里?”

刘老头说道:“孩子在这里都习惯了,我也不舍得让孩子走,只寒暑假的时候让他们接回去几天。”

“那学费生活费现在是他们管着吧。”

这边正家长里短的说话时,小凹已经关上门灵魂出窍跑到了大汉栎阳。

扁叔放下药箱就拿起来桌上的碗将剩下的半碗水一饮而尽,扁炎的母亲陈氏,正在清洗从街上买回来的土豆。

她上午带着使女出门,看见很多地方都有卖土豆的地方,直接买了几百斤,他们一家都很喜欢栎阳这个新粮食,买这么多既是为了吃也是打算以后在房前屋后种的。

“怎么,人不好吗?”一大早,皇后就派了人来,说是那位建成侯终于判了下来,削爵流放岭南。

还没等上路,人因为发烧起不来了。

扁叔说道:“他还好。倒是那位周吕侯,忽然之间旧疮复发,很是凶险。我已经给他上了咱俩的秘制伤药,能不能好却还要看天意。如果杨兄在,倒有八分的把握。”

扁叔口中的这位杨兄名杨奇,是曾祖的弟子之一,医术精湛,只是为人低调,隐居深山不愿出来。

扁叔在刘邦用高官厚禄邀请他跟随汉军到栎阳做官的时候,推荐过杨奇,刘邦已经派人去寻。

扁叔很希望曾祖的这位高徒愿意出山,否则以他的这点医术他怕应付不来。

“那你待会儿再去看看吧,听说皇后跟她的兄长关系很好。”陈氏这么说道。

“扁炎,你在家不?”

门外忽然传来小孩子的声音,正在说话的夫妻二人惊讶地向外看了眼。

这种呼朋唤友,自从他们来到栎阳就没有过了,这边居住的都是诸侯子弟,便是年纪小的看起来也很成熟。

扁叔走到门口,看见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孩。

“我听到小凹哥哥的声音了。”扁炎放下医书,从他的房间里窜出来。

看见果然是小凹,扁炎高兴地原地蹦哒,“小凹哥哥,你来找我玩吗?”

“叔叔好。”小凹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朝扁叔鞠了一躬,只是这个称呼,让扁叔有些手足无措。

扁叔见过册封大典上的太子,认出了这张脸,但看神情不像是太子,应该时秦王。

真不敢答应这个叔叔。

“我能跟扁炎去说会儿话吗?”

扁叔点头,忙侧身说道:“去吧,说去吧。”

“小凹哥哥,你找我有什么事?”扁炎的眼睛亮晶晶的,期待地说道,“倘有所用,小弟绝不推辞。”

小凹:我就等着你这句话呢。

“扁炎,我是来给你送聘书的。咱们的孤儿营还缺一个军医,你愿不愿意去?一个月一袋独特零食,一百个钱,先期给你提供这些医疗资源。”

扁炎低头看到了小凹哥哥所说的医疗资源,两个划着黑色小横线的棍子,和一个小方块。

小家伙直呼豪华,当即郑重地接下了这些东西:“殿下,我答应给孤儿营做军医。”

“好。”小凹说道,“大家不舒服的时候你都要去,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推辞。而且允许你在遇到你自己没有办法的病症时,寻求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