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不过汉朝虽然没有真公主和亲,但他们同样用了宗室女、宫女去和亲,如果要说侮辱,这同样是一种侮辱,难道宗室女因为身份没有公主高贵,所以就不算屈辱了?汉高祖尚且有白登之围,明朝更有土木堡之变,堂堂皇帝被异族俘虏,这比和亲要屈辱更多了吧,但为什么后人仍然对汉朝和明朝高度评价,因为一个朝代不可能全部都是光辉的历史,而些许污点也并不能掩盖它整体的辉煌。一个民族只有经历过坎坷,才会努力寻找崛起的道路。
2、刘桢为什么不阻止刘妆和亲:她阻止过了,但刘妆和亲有她自己的理由,上一章借张氏还是刘桢【我忘了,原谅一个人老健忘的作者==】的心理活动说出来了。刘妆是希望自己的牺牲能够换来父亲对姐姐和弟弟的愧疚,从而保证他们以后有好日子过,所以她很坚持,张氏最后放弃劝她了,因为她也明白了刘妆的想法,刘桢就更不可能劝住了。
3、关于亲情和人性:世上有刘远那种人,当然也就有刘楠这种人,刘远代表了大部分皇帝,但刘楠也并不是就不存在。虽然这个世界很现实,我们也看过许多人性的黑暗,但不代表光明就是不存在的,正是因为有了黑暗,光明才显得更加可贵。
第92章
阿平今年刚满十三岁,换了在穷人家,这个年纪是可以嫁人换彩礼贴补家用的时候了,但阿平的运气实在太不好,就在一个月前,连续下了许久的暴雨,以至于湘水泛滥成灾,沿岸人家十室九空,农田被淹,平民连唯一的生计来源都被断绝,虽然还没有到人吃人的境地,可已经有不少人迫于生计,不得不来到长沙自卖为奴婢。
阿平一家就是其中之一,她的父亲为了让自己和阿平的弟弟有一口饭吃,打算到奴市发卖阿平与阿平的母亲。
所谓奴市,就是将奴婢集中到一起,与牛马一道买卖,因为资源集中,所以经常会有达官贵人到奴市挑选,但是进奴市是需要交钱的,阿平的父亲舍不得出那份钱,所以就只是四下寻找关系,想要让人将阿平母女买走。
阿平的母亲虽然因为营养不良而瘦骨嶙峋,可总归还有几分姿色,身体也健康,三天前终于被人以三千钱的价格买走了。据说买人的也是奴贩,他还要把阿平的母亲带到大户人家那里再发卖一次的,这样可以赚更高的价格,其实阿平的父亲一开始打的也是这个主意,奈何他们这种穷苦人家可没有什么门路能跟达官贵人打交道,所以只好贱卖了。
现在就剩阿平还没能被卖掉,阿平的父亲眼看没有办法,只能把她带到奴市去,忍痛交了一千钱,然后让阿平在奴市里如同货物一般任人挑拣。
不过几天下来,阿平往往乏人问津,这并不仅仅因为她长得难看,皮肤黝黑,连头发也枯黄枯黄,更重要的是她实在是太瘦小了,就算想买回去作为干粗活的奴婢,也要担心她会不会熬不过三天就死了。
阿平并不十分怨恨自己的父亲,因为她知道她的阿父也是走投无路了才会这么做,毕竟他背后还背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弟,再没有口粮,不说小弟要饿死,他们全家谁也活不下去,现在虽然再也看不到阿母了,但起码还能留个念想,觉得阿母说不定会过得更好。
对于自己,她也并不是不担心的,即使知道当奴婢已经是未来的命运,但她仍然会忍不住暗暗期盼将来把自己买走的,是一个和蔼,好说话的人。
今日似乎与昨日没有两样,在阿平跟前停驻脚步的人仍旧很少,来奴市逛的大部分都是奴贩,当然也也不排除一些贵人兴之所至,跑到这里来看热闹。
阿平从刚才开始,眼睛就一直注意到不远处的一对年轻男女。
以她贫乏的词汇,实在没法形容,但就觉得那两个人身上没有一处是不好看的,衣裳虽然谈不上色泽艳丽,可是穿在那两个人身上,就怎